第八百七十七章 逼迫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八百七十七章 逼迫(第 2/4 页)
于是他立即乘舟东下。
抵达江陵之前,诸葛亮拟订了完整的方案,还事前想好了软硬兼施的种种话术。可是当他见到江东此番前来会谈的使者,他忽然感觉气短胸闷,于是将那些话术全都抛开了。
他简直控制不住自己,罕见地大声怒喝。
而比他的怒吼更伤人的,是他简直要喷火的眼神。
诸葛亮少时就随叔父诸葛玄离乡至江东,而诸葛瑾侍奉继母,留在家乡。命运弄人的是,多年以后诸葛瑾避乱前往江东,效力于吴侯,诸葛亮却因为种种原因离开江东,到了荆州。
多年来,兄弟二人极少见面,可在诸葛亮眼里,诸葛瑾始终是那个气度弘雅,有德度规检的长兄。
诸葛亮信得过兄长的人品,也信得过他的眼光,信得过他的立场;由此,他也以为,长兄的主君至少会是个英雄。
当日诸葛亮力劝玄德公以江东为援,共抗曹贼,固然出于对大势的判断,也未尝没有诸葛瑾的因素在内。
结果呢?
这数年来,江东做了什么?此番江东的谋划若成,汉中王的政权又会如何?
当诸葛瑾作为吴侯的代表,站到诸葛亮对面的时候,诸葛亮只想喝问:“这等鼠目寸光之辈,就是兄长你挑选的主君?这等行事下作的小人,你竟能与他恩如骨肉,深相明究?”
但诸葛亮又喝不出口。
自古以来,要争夺天下,自然殚精竭虑,无所不用其极。正因为孙权有雄心壮志,终究与玄德公各有立场;突袭荆州之事他做就做了,只不过失败了而已。如果吴侯胜利了,他自然英明神武,不会接受任何谴责。
诸葛亮只能用近乎严苛的语气宣布汉中王的要求,用最猛烈的态度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而诸葛瑾原就势弱,这时候整个上半身都靠在了船舱壁上。
他从来没有看到过自己的弟弟如此暴怒,这种情形简直让他茫然失措。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