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欢喜冤家(六)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二百八十九章 欢喜冤家(六)(第 2/4 页)
看着眼前的棋盘。杨守文一时间也有些茫然,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好在,郑虔没有留意到他脸上的尴尬之色,在仔细观察了棋盘之后,突然扭头问道:“杨大哥。你这‘象戏’,当如何游戏?”
“啊?”
杨守文愣了一下,沉吟片刻后,轻声道:“那你们以前是怎么游戏?”
郑虔笑道,“看样子杨大哥是真不知道象戏的规则。”
他于是滔滔不绝,向杨守文讲解象棋的游戏方式。一开始,杨守文听着有些云山雾罩,可渐渐的,他感觉到郑虔所说的这种象戏规则,似乎与后世的国际象棋相仿。
难道说。国际象棋是有中国的象戏而来吗?
杨守文不了解国际象棋的历史,就如同他不清楚中国象棋的历史一样。
不过仔细想想,似乎也不无可能。
国际象棋是从什么时候在欧洲盛行?杨守文不清楚。
可他知道,此时的欧洲,应该正处于历史上所说的‘拜占庭帝国’时代。而在中国中古历史典籍中,则称之为拂菻国。自丝绸之路开启之后,华夏文明随着各种商贸活动,早已传播到了小亚细亚地区,并由此而进入欧洲。《北史?西域传》中,成拜占庭为伏卢尼;而在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卷十一》当中。则把波拉斯国所附西方诸国统称为拂懔。由此可见,早在唐代,华夏文明已经向欧洲传播。
象戏在这个时期传入欧洲,并逐渐发展成为后来的国际象棋。似乎也不足为奇。不过,杨守文却来了兴致,因为国际象棋的棋制和后来的中国象棋棋制,有很大不同。
“哦,我这象戏的玩法,和你说的不一样。”
他立刻打起了精神。向郑虔解释这象棋的规则。
马走日,相走田,隔山炮,过河卒……诸如此类的规则,杨守文一一进行了详细的解释。他并不知道,中国象棋的基本定型,是宋代在唐代象棋的基础上,增加了士、相、炮等妻子。同时,有增加了九宫格,吸收和借鉴其他棋类棋子的种类,以增强趣味性。
只是如此一来,中国象棋和唐代象戏的规则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历经司马光、晁补之等人的推广,中国象棋逐渐在民间普及,并一直延续到后世。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