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四节 新思维(3)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两百七十四节 新思维(3)(第 3/4 页)
于是,晁错动了动身子,躬身问道:“臣有一事不明,请殿下教臣,褒斜道工程,臣曾经奉先帝之命与故丞相北平侯张公一同勘察过,臣与张公,经过计算后,得知,褒斜道工程,至多只需支出三千万钱,殿下,十万万钱如此之多,怕是能富余不少吧?”
很显然,晁错就是那个打起了那剩余款项的主意的人。
作为曾经的家令,过去的内史,整个朝廷,再没有比晁错更清楚钱的意义了。
有了钱,很多过去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情就能付诸行动了。
有了钱,那就能给手下人大量的好处,更可以用着财政的权柄,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刘彻当然知道,肯定有人会打这笔钱的主意。
就是后世天朝挪用转向资金什么根本就不是什么新闻。
在此时,就更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了。
特别是,此时汉室的财税政策还是依着传统的‘量出为入’政策,大批的衙门的生活其实都过的很窘迫。
不然,晁错过去的内史衙门就不必跟高庙挤在一起了,早就找了个风水宝地,另起炉灶了。
因此,刘彻用屁股都能猜到,这么大一笔钱,肯定会有很多人打主意。
但他怎么能允许别人到他的碗里来抢食吃?
也别管这笔钱,在用于褒斜道工程外,还能剩余多少。
总而言之,这笔钱必须留在他手里,谁都别想抢走一个子!
就后世的小夫妻还知道,谁拿着钱袋子,谁在家庭里说话的声音就大呢!
当然,得有一个借口或者说理由来推脱掉伸向刘彻碗里的那些手。
于是,刘彻笑了笑,答道:“御史大夫有所不知,这十万万钱,并非一次到位,而是按照工程进度拨付,先期的五千万钱,大概明岁正月到位……”
这是肯定的,这天底下,就没有那个人能在一下子就掏出十万万钱之多的资金。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