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一十一节 儒家的反击(1)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一千两百一十一节 儒家的反击(1)(第 3/4 页)
“春秋以大义,岂容法家乱之!”董仲舒的得意弟子吕步舒在握紧了拳头在心里想着,然后他就与自己的几个师弟们私底下议论了起来。
“吾辈受春秋大义,安能忍法家之乱道?”师兄弟们自然都是义愤填膺。
公羊学派,有两个核心。
一是大义,二是夷夏。
大义就是春秋的微言大义,发乎文字而至于心灵。
无论是董仲舒还是胡毋生,教育弟子,都是将《公羊传》里的文字,一个字一个字的解剖开来,讲解孔子和先贤们,为何要这么去写,为何要这么去记载。
从而使得弟子门徒们的身心,都能接近孔子和先贤。
这也是儒家的特点。
儒家追求着人人尽尧舜的理想虽然,这个肯定是不可能实现的,但这因为如此,它才有魅力啊。
道理很简单,假如无法人人尽尧舜。
那么,也就只能让已经接近尧舜的譬如说,纯洁正直善良的吾辈来带领那些愚昧不堪的百姓,向着理想前进了。
至于夷夏,那就更好理解。
也是诸子百家共有一个观念。
在传统的中国世界观之中,这个世界只存在着两个国度。
一是圣王临轩,王道教化的中国。
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的华夏。
二则是茹毛饮血,野蛮愚昧,用两条腿走路的夷狄禽兽。
是故管仲说:华夏亲昵,不可弃也,夷狄豺狼,不可厌也!
孔子也开明宗义的说道:夷狄之有君,不若诸夏之亡。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