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零九节 成功的开始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一千四百零九节 成功的开始(第 2/4 页)
全部都是军事贵族,至少也是军事贵族的集团成员。
这与后世儒家体系下的文官政府是有本质差别的。
最重要的是,现在的大汉帝国,至少在广大的北方郡国,上至列侯、诸侯、下到庶民,没有人会支持儒家在三北案上的立场。
儒家上下确信,只要自己敢在这个问题上,坚持己见。
那就必然会自绝于天下,自绝于朝堂。
天子不会容忍有人打着孝道的旗号,去当逃兵;列侯贵族们也不会准许,自己的麾下有人在战场上当逃兵。
但问题是——事涉孔子,容不得儒家退缩。
倘若没有了孔子这块招牌,儒家的吸引力和对天下人的号召力,就要下降一个等级。
而这极有可能导致,未来的年轻人,不再来到儒家的学苑求学。
那些贵族、那些大商贾,也不会再如现在这样的慷慨。
没有了年轻人的补充和贵族、大商贾的赞助,儒家拿什么去对抗法家和黄老派?
怕是,要被墨家都骑到脑袋上耀武扬威了。
是以,沉默片刻后,胡毋生终于行动了起来。
只见这位大儒,在两位弟子的搀扶下,走到场中,拜道:“陛下容禀:三北案,只见与韩非子之作,未有信史可证!老臣以为,此乃无中生有之事,还望陛下明察之……”
张恢却是早知儒家会拿这个事情来说事,他笑了一声问道:“韩非子难道还能诬陷孔子不成?”
胡毋生哼了一声,拒绝回答这个明显是坑的问题。
张恢哪里肯放过这么好的机会?他立刻就痛打落水狗,逼问道:“那敢问胡子,胡子对于人主举匹夫之行的事情,如何看待?”
这也是三北案,儒法争论的焦点了。
法家认为,国家、政府,不应该被个人道德所绑架,以国家利益为先。
于是,战国时期,法家执政的国家,都是**裸的肉弱强食,一副帝国主义范。
得寸进尺这个成语,就是由法家所创造的。
而对于儒家来说,将个人道德、礼法标准,置于一切之上,却是他们赖以为生存的根本。
是以,胡毋生几乎是毫不犹豫就回答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若有君子,能率众行善,安邦养民,如何不可以为天下表率?万世之师?”
“周公之后,何人可以以道德治天下?”张恢不甘示弱的反驳着:“岂不闻以子产之贤,管仲之才,尚且需要明法度,立刑罚,方能安天下?”
…………………………
两人激烈的辩论着。
在刚开始,两位巨头还能就事论事,只论三北案。
但很快,辩论的范围就扩大了,而且,参与的人也多了。
这边的法家博士,指责儒家虚伪,那边儒家就反驳法家‘苛政酷法,必不能久’。
吵着吵着,就从纯粹的辩论,变成了相互的人身攻击。
当然了,知识分子,读书人骂人,那是一个脏字也不带的。
像法家,动不动就讽刺儒生们‘称先王之道以籍仁义,盛容服而饰辩说,以疑当世之法,而2人主之心。其言谈者,为设诈称,借于外力,以成其私,而遗社稷之利……’,简单的来说,就是沽名钓誉,除了吹牛,没有任何才能,偏偏却又是国家的寄生虫,依附在主人身上吸血。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