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以诗会友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372章 以诗会友(第 2/4 页)
卢藏用回答:“正是,前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卢子馀(卢承庆)是在下叔祖!”
苏扬抱拳道:“原来是卢相公侄孙,幸会!”
卢照邻又介绍另外一个二十余岁的年轻人:“此乃越州永兴人贺知章,字季真!”
“见过苏将军、太平公主、淳于夫人!”
苏扬一看,贺知章?这难道就是写出“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贺知章?
“贺兄,久仰!”
卢照邻最后介绍一个年轻人:“这就是在下刚才吟诵这首诗的主人——陈子昂,字伯玉!”
陈子昂连忙行礼:“子昂见过将军、公主、夫人!”
苏扬笑道:“这次出征刚回来就听到伯玉兄的声名传天下,伯玉兄真是好文采,幸会!”
陈子昂颇有些不好意思,“小小手段让将军见笑了!”
卢照邻连忙招呼:“将军、公主、夫人既然来了,何不一起饮酒吟诗?”
苏扬笑道:“你们让我这样一个拿刀砍人的粗人跟你们一起饮酒吟诗有些为难我了······也罢,承蒙诸位青年才俊看得起,苏某就厚颜留下来讨杯水酒喝!”
陈子昂立即招呼店家:“博士,还不快准备三个位置!”
“来了来了······”
因为身份的问题,苏扬被安排坐在主位上,太平公主和淳于仙仙坐在他的两侧。
不得不承认,这个时代出身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学子为了能够见到科举主考官拼命的结交权贵,以期能够获得推荐的资格,出身好的人获得推荐的机会当然就多一些,不过科举的创立打破了豪门世家子弟做官掌权的垄断,特别是李治当权之后大力扶持寒门,只要有真才实学,想要出头也并不像从前那么困难了!
苏扬扭头看了看,笑着说:“诸位都是大唐年轻一代的翘楚,个个文采非凡,择日不如撞日,不如今天咱们就来一个以文会友,每一人现场做一首诗,只要某人所作诗能得到我和两位娘子的认可,想要参加科举者,我便引荐给后年的科举主考官;已经参加科考并中进士者但还未授官者,我亦可向朝廷举荐,就算我的脸面不够大,这不是还有公主嘛,公主若是举荐某人,想必朝廷不会不给面子吧?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在场的这几个青年才俊们还没有说话,外面看热闹的观众倒是起哄了,一个举着手齐声喊:“作诗、作诗、作诗······”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