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李中郎回京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95章 李中郎回京(第 2/4 页)
而一旦到了那几个湍急险滩,就得先把船上的货卸下来、搬到岸边走路运过这一段,再把变轻的空船拉到上游过掉这一段,然后再装船。
那么费力,谁还肯在这里做生意,李素了解之后,只知道百姓为了运食盐才会费那么大劲儿,因为秦岭山区里是不产盐的,而盐又是不得不吃。
上庸的盐价,居然要比外面的世界贵出每斗好几百钱,差价都是运盐人的辛苦钱。
李素不由想道:“整个上庸地区应该有接近十万人口,西城是五千多户,两万多人,上庸县八千多户,三万五以上人口,其他七七八八加起来,算上房陵一共四万人。
既然有需求,而且汉水河谷两岸也还有那么多坡地荒芜可以开垦,灌溉条件也好,未来倒是能用来安置流民开垦。
如今战乱波及到的地方还不多,蜀地非常富庶,成都平原三郡人口早就饱和了,进入马尔萨斯陷阱。未来董卓、韩遂、李傕郭汜导致的雍凉持续战乱、人口南流,肯定没必要放进成都平原,就在汉中就地安置好了。
那么,还有灌溉充分、便于开垦的地区,也就巴西和上庸了,在这儿只要想办法修几个不用截江的导流船闸,把下游船回航的问题解决掉,简直一本万利啊。”
船闸并不都是跟后世水电站大坝边上那种船闸似的,得把整条河流都截断。而是可以稍微挖山引一条支渠出来,然后在支渠的尽头弄两个闸门,用大型水车绞动开关。
尤其是遇到落差大的地方、往往本身还是s弯的时候,可以截弯取直,直接在上游挡住水流的山上,选个山体本身比较矮的店,小小开凿一条缝隙。
开挖工程量肯定是有点大的,但因为只有几十米长,还是可以接受,一座船闸的工程量,估计也就等于松软平原上挖几十里运河,技术水平也就是明清时候的船闸,落差别超过三四层楼高就行。
否则这个时代的闸门只能靠大树捆绑来充当,再深的话一个是找不到那么长又粗壮的大树,同时也怕大树形成的闸门不够强度,撑不住最深处的水压。
等有了可以爆破山体缺口的火药,和足够的雍凉流民,就可以考虑开工。
不过,一旦真下决心这么搞,李素也得通盘考虑汉中的战略安全——原先没有船闸,襄阳是不能反攻汉中的,根本游不上来,以后有了船闸,回来也方便不少,军事上就不得不防。
李素注意到后世大致十堰武当山一代,如今居然荒无人烟,没有县城——上庸是在支流筑水上,要沿着后世丹江口往筑水溯流一百里左右,河口地区却没人开发。
李素觉得,如果要开发上庸,有必要在十堰附近修一座县城,截断汉水,不让下游的人偷越。而所有刘备军未来修筑的船闸,都得处于此处的上游,从此往下游一座都不许有。
李素不由追问申凯:“我看这武当山以西、堵水与汉水交汇的河口处,明明比上庸更为平坦肥沃,为何没有百姓定居呢?”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