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改变的历史(上)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321章 改变的历史(上)(第 2/4 页)
“少公子将八岁,也到了就学的年纪。
可而今河北战乱不止,邺城也处于动荡之中,难以为他寻来好先生教授。
天下间,若说好的书院不少,其中尤以颍川书院名声最响。不过自皇叔创立南山书院以来,云集天下名士,更整理典籍,编撰成书,比之颍川书院尤胜一筹。我想代三公子恳请,让少公子入南山书院求学。如此一来,三公子也可以全力对抗曹操,再无后顾之忧了……”
八岁求学,在东汉末年倒也算不得稀奇。
可你要说这偌大的邺城找不出一个好的启蒙先生,刘闯是绝对不相信。
逢纪哪里是为袁买求学,分明是在为袁绍托孤。袁尚袁谭根本不可能抽身出来,更不可能是曹操的对手。而袁买的名声不大,估计知道的人也不会太多。如果袁尚兄弟战败,袁氏一脉,便只剩下袁买一人。让袁买跟谁?曹操是肯定不会放过袁买,因为他是袁绍的儿子。
事实上,在历史当中袁买最后与袁尚一同逃往辽东,死于公孙康之手。
从这一点看来,袁尚对他这个兄弟,倒是一直不肯抛弃……
若袁家兄弟战死,谁可保全袁买性命?
刘表孙权?开玩笑,路途遥远,且二人也未必愿意接手。
思来想去,逢纪最终选择了刘闯。
虽然他知道,刘闯最终肯定会与袁家反目,但这个人确是一诺千金,定能保障袁买的安全。
如此一来,袁绍血脉不绝,不管日后会如何,终究不必为温饱而操心。
况且,从目前来看,刘闯也是唯一的选择。
刘闯不禁对逢纪另眼相看,目光也旋即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原本以为这个逢纪会为自己谋划,却不想他所求之事,竟然是为了袁家的血脉。这家伙,倒是个忠义之人!刘闯突然想起来,在历史当中,虽然袁绍手下的那些个谋士一个个各有私心,但说到底投降曹操的人,好像没有几个。田丰被袁绍所杀,许攸是被迫投奔了曹操。
掰着指头算,袁绍手下众多谋士当中,好像也只有辛毗一人投降了曹操。
荀谌归隐,沮授从容赴死,审配纵火邺城,郭图死于曹操之手,而逢纪更倒霉,袁谭向袁尚求兵,袁尚却因为手中兵马不多,于是派逢纪相随。哪知道袁谭见兵马不多,迁怒逢纪,将逢纪杀害。
由此看来,袁绍的人格魅力倒也不俗……
刘闯沉吟良久,抬起头来,“此事我可以做主。
不过少公子入南山书院怕是年龄太小。我今新建燕京,准备着手再建一座燕京书院,由幼安先生主持。若元图先生相信我。可以派人把少公子送往蓟县。待书院成立后便可以进入。”
逢纪听罢。拱手一揖到地。
“如此,纪代袁公,甚感皇叔高义。”
逢纪很聪明,没有让刘闯保袁尚,保袁谭……这两兄弟,都难以保全,换做任何一个人,都会有所戒备。但是袁买年纪幼小。到了幽州便等于完全落入刘闯的掌控,根本不可能有机会反弹。试想,一个小孩子又怎可能是刘闯的对手,哪怕是袁绍在世,也未能讨得便宜。
只要袁买威胁不到刘闯,就可以活下去。
至于是去南山书院还是去燕京书院,逢纪并不在意。
他让袁买去幽州,只是为了给袁买一个容身之所,是否能学出来?逢纪不关心。事实上在逢纪看来,袁买最好别学出来。能在刘闯的保护之下。安安稳稳的渡过一生,便是桩幸事。
“既然如此。我这就回去与三公子商议,尽快让少公子动身。”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