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枢密院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九十一章 枢密院(第 3/4 页)
“若龟缩不打,倭国赋税太高,五公五民,再有贪墨苛捐,只怕八公二民不止。鹰娑伯所言三十税一,或有夸张,但本朝选官治理而郡县,分武士之田于平民,则必箪食壶浆。”
“加之倭国多有儒生,鹰娑伯所言曾有大儒被弟子问若孔孟来攻如何?既有此问,可比昔年甲申年后大儒相问东虏为帝复仇若何?既问,则心已乱矣,否则若萨尔浒前可绝无大儒相问:剃发头不痒,何不剃之?”
“臣怎么想,都是死局。这死局,从鹰娑伯攻下土佐之后,就已定下。臣,解不了此局。”
倭国的死局,江辰自认解不开。在庙算上已经输了,这仗其实打不出什么水花,可能会比改土归流那样的仗都无趣。
可江辰想到的另一件事。
北方的威胁都解除了。
西北、东北,以及蒙古方向,都没什么威胁了,罗刹人根本和匈奴没法比,整个西伯利亚也凑不出三五万人口。
如果将来还要打仗,皇帝仍然想开疆扩土,那就只能往南打了。
往南打,就像这一次征倭一样,只要海军胜了,剩下的真就是按部就班就好。
甚至可能会有新的作战战略,比如……狭窄的安南。
这一战征倭结束,可能大顺将来的作战方向,都要走这种海陆配合的方式。
只是,像征倭这一战,看似唱主角的是陆军,可实际上海军在牵着陆军的鼻子走。
没有海军在日本这么一折腾,陆军可能要面临几场硬仗,至少日本那边可以拼凑出一支数量足够的野战军团,在九州岛寻机决战。
陆军的那群年轻参谋,战术是合格的,但在战略上,距离陆海配合还差得远,思路仍旧跟不上。
海军那群人,在刘钰的教导下,本身将来往南打,海军就是要唱主角的,在一些思维方式上和他手底下的那群年轻的陆军参谋不太一样。
江辰在想,枢密院的权责到底是什么?如果有刘钰所言的总参谋部的职能,那么必须从现在开始,就得增加海军的人,将来要么不打仗,要打肯定是南下的,这一点是不可能有争执的。
枢密院如果想要日后有作为,真正达到一开始构想的那种程度,就必须要把海军那边抓在手里。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