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六章 奇袭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一一六章 奇袭(第 3/4 页)
“况且,实在来看,倭人此时的军械,和前朝万历年间侵朝鲜的时候,并无区别;兵卒武备,更是远逊当年的百战之兵。”
“其最关键者,倭人农兵分离,藩主各自为政,并无主帅、参谋。譬如小滨被攻陷的消息,到底是传递给谁,这可能都弄不清楚。指挥混乱,无有协调,三四百人,足以纵横深入。”
整个计划,就突出一个快字。而小滨城到倭人王城的距离,也使得这种快速突袭有了可能。
军官们年纪都不大,蓬勃之气充斥,哪一个不想着冠军侯那样的功劳?
皇帝本来想着,让李欗亲来前线,军官们会有所顾及,没有七八成的把握不敢赌。
哪曾想这些军官们一个个脑子里都想着不世之功、封侯封爵之类的冲动,真正见过倭人军备之后又不屑一顾,自信满满以致漾出。
至于李欗自己,更是觉得之前海军的种种战术战略,都是既定好的。到现在为止,都是海军的胜利,而不是他李欗的胜利。
吴芳瑞那句“不世之功”,已经打动了他,他希望这一战能够变成“李欗的胜利”。
“依你所见,三四百人足以?”
“回殿下,足以。昔日青州军时,我就跟随鹰娑伯。海军陆战练兵之法,与青州军如出一辙。而且鹰娑伯掌军,给养充足,训练严苛,选其精锐,我带着也很顺手。”
吴芳瑞心道,这海军的精锐陆战队,和当年的青州军都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大顺军改之后,拆散了青州军,整体的战斗力提升的,但实际上任何一支都比不上当日的青州军,这一点吴芳瑞参与其中,感触颇深。
主要还是钱的问题。青州军在威海的时候,军饷固然是朝中发,但一些特殊的吃食、保证训练量的鱼、豆,这都是军改后的大顺军不具备的。
操练口令几乎一致,兵员素质也强于军改后的普通军队,吴芳瑞自是相信这支青州军真正传承的战斗力。
陆战队的一些士兵,背着的是昂贵的膛线枪,战术体系也更倾向于膛线枪散兵在前骚扰、后面滑膛枪列阵迎敌的新战术,并不那么死板。
战略调动之下,倭人王城附近绝对空虚,三四百人纵横,当如入无人之境。
李欗亦觉得倭人兵力都被海军利用机动性调动走了,自己虽然没带过兵,但军中除了吴芳瑞之外还有其余参谋,应该也没什么问题。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