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五章 工业革命(二)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七八五章 工业革命(二)(第 4/4 页)
所谓上大工,也是俗称。
按照刘钰的叫法,叫工场制。
辽河流域的麻线纺织业,既有上大工,也有撒机子。
亚麻变成纤维的过程,要用梳麻机,是工场制。
而麻纤维纺成麻线,要分包给农村的妇女,是包买制。
这商铺伙计倒是没有说谎,这二尺八的大布,里面还真就没有麻布。
或者说,包买制为主流的南通,生产的棉布,是不用麻线、羊绒的。
这里面,也算是大顺特色工业革命的一种特异性体现。
如果说,英国工业革命的开端标志,是珍妮纺纱机。
那么,大顺工业革命的开端标志,就是此时在江苏大规模生产的脚踏铁轮飞梭织布机。
事实上,哪怕蒸汽机已经在井盐行业、煤矿排水等行业上展开了应用,但也不算是大顺工业革命的开端。
大顺工业革命的开端,是刘钰在江苏完成了改革,苏北成为长绒棉产区之后的“脚踏铁轮织布机下乡”。
伴随着苏北圈地种棉的进行,原本繁华的运盐运河,现在成为了运棉运河。
南通,成为了淮南棉花过江的集散地。
机器轧花、除籽、梳棉,人工纺纱。
而新型的脚踏铁轮飞梭织布机,因为价格略贵,是以很快包买制就成为了南通棉布产业的主流。
资本出钱、买棉纱,为农村妇女提供铁轮织布机。
再低价收购她们制成的成品棉布,支付一定量的劳动报酬,织布过程都是在各家的家庭进行。
但前期的棉花种植、采摘、去籽、轧花、搓条、纺纱等;以及后续的染色、浆洗等,则多半都是以工场制的方式进行的。
而脚踏铁轮飞梭织布机下乡,这就是刘钰说的纺织业的技术进步,或者说特色的纺织工业革命,必须“先织后纺”。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