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南边的消息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十八章 南边的消息(第 3/4 页)
他投降尼堪后,在尼堪的过问下,他让罗锦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如今算起来尼堪与巴尔达奇、南楚、喀克笃礼都是亲戚(巴尔达奇的大福晋是乌力吉的女儿,多西珲的妹妹;南楚的大福晋是乌热斯的女儿)。
细算下来,南楚、喀克笃礼是尼堪的表妹夫,巴尔达奇是他的“挑担”。
再者,这其中,巴尔达奇代表着黑龙江流域的达斡尔人,南楚代表着海西女真人,喀克笃礼代表着海东女真人,尼堪如此做自然有他的道理。
在这个世上,光靠功业、热血是不能持久的,制度见效也很慢,联姻依旧是最好的法宝。
“扑通”,只见喀克笃礼跪倒在尼堪面前,“奴才今后与建奴势不两立!”
尼堪微笑着将他扶起来,“皇太极这厮残暴不仁,本汗将来一定会给将军讨还公道!”
……
几日后,尼堪来到了哈尔滨。
与白城附近的大草原场景不同,松花江沿岸却是一片沼泽地,加上松花江本身,满清想要从松花江南边向北进攻,无异于比登天还难。
故此,来到哈尔滨之后,尼堪对镇守此城的阿林阿出城几十里迎接自己并没有责怪。
还让他陪着视察了松花江北岸、后世以绥化为中心的、近五万平方公里的超级大平原,从朝鲜过来的汉民有两万户安置在这里,而哈尔滨南边的地域尚没有大规模开拓,以沼泽、水网隔断建奴也是应有之意。
大平原上,按照户部的规划,以两百户为一个村落,原本都是窝棚,到了今年秋天,都建成了土坯房,所有的土坯房都连在一起,外围还有土围子,在大平原上,像这样的村落就一百个!
大平原上,水网自然是有的,不过却不像嫩江、松花江附近那样密集,正好利于农户兴修水利、大建农田,黑麦、大麦、水稻都可以耕种,如今一百万亩良田已经收获两季了,为尼堪带来了近六十万石各类粮食、草料的赋税。
事实上尼堪此前的支出早在第一年收获时便收回了,如今正是坐享其成的时候。
在连续视察了几个村子后,尼堪对王文慧说道:“此处面积广阔,都靠哈尔滨来打理有些不妥,你先记下来,等回到呼伦城后让户部、礼部的人想办法在此地设置两个县域,五千户设置一县,修建县城”
“是,大汗,您看天色已经晚了,这晚饭……”
“就在这个村落”
于是尼堪、阿林阿、王文慧、格根塔娜、查克丹、噶里等少数人就在村子里用餐。
两百户,放在后世那也是一个大村了,瀚海国按照三个这样的村落为一乡的做法,设置了乡长、啬夫、游徼三职。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