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老船主下船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四百八十九章 老船主下船(第 1/3 页)
柔娘吧平常抱下去,众人重新开席。话题便回到了正事上,沈默问愈大酋道:“愈大哥,现在闽浙那边怎么样?”
愈大酋道:“去年王直抵达平湖之后,他的不总还算老实,唯独马一本部盘踞在浙江柯梅,不听约束,仍然为祸。部堂大人组织会战,命我与卢镗左右夹击,击沉其粮船,一连胜了几场。马一本见势不利,遂逃窜南去,现在倭寇大多在福建和湖广一代,战事虽然频繁,却没有什么大场面。
愈大酋所说的‘王直入平湖’。是抗倭史上一件转折性的大事,收到沈默降伏徐海的刺激,胡宗宪这几年不遗余力的策划,想要把王直请道岸上来。
他一面派出沈京,频频向王直递送秋波,不知许下多少承诺,发了几多毒誓,希望王直能跟他会面。大家好好谈谈,共建和谐美好新局面。
但作为倭寇界的终极老大,王直是真正的老奸巨猾,论智商五个徐海绑一块,也比不上老船主一人,他深知一切承诺都是不靠谱的,所以那里会投降?跟胡宗宪谈判几年,面上你来我往,客客气气,但实际上丝毫没有松口,还整天想着把胡宗宪当枪使-------事实上,他跟胡总督配合,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希望借官府之手,将不听话的磁头一一铲除。使自己成为海上唯一的霸主!
到时候所有的竞争对手,都不得不依附于他,五峰船队自然就成为海上唯一的大营运商,大搞垄断经营,那样他将成为凌驾于市舶司之上的控制者,自然就可以一统江湖,千秋万代了。
然而王直聪明,胡宗宪却也不是省油的灯,虽然对王直嘘寒问暖,关怀备至,逢年过节还有礼物奉上。热情堪比热恋情人,可谈判桌下的手段却也一样都没少------他派出具有说客天赋的蒋洲,游说九州强藩大内义长于大友义镇,表示愿与他们建立亲密的伙伴关系,既往不咎,共创和谐美好的新局面-------
大明东南总督的招牌,还是很好使的,大内家恶化大友家都准备派出‘贡使’,送还掠去的人口,请求展开朝贡,准备与中国开展贸易。
这对王直来说可是极大的震动。因为他明白,这意味着九州的强藩将很快不能容忍,自己在他们的地盘上称王称霸了。实际上在此之前,岛津贵久已经开始了大隅统一战。使王直在日本的存在空间越来越小。
更深的原因是,随着抗倭战争的深入,大明地大物博,实力雄厚的优势体现出来,胡宗宪,沈默,卢镗,愈大酋,戚继光等一系列优秀的文武官员涌现,富有战斗力的招募兵,完全取代了腐朽糜烂的卫所兵,明军的战斗力越发强大,现在的倭寇进犯已经很难讨道好处,像原先那种几十上百人便可肆虐沿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相应的,官军与倭寇的死伤比不在那么悬殊,虽然远不能持平,但像原先那样,是个人换不了人家一个的悲剧,已经不再重演了。倭寇的死伤人数急剧上升,其中自然有很多真倭。
说起这些真倭,命运其实是很悲惨的,他们大多来自九州,一部分是诸侯的军队,但更大部分是战争失败的浪人,失去土地的平民,这些人听信倭寇的宣传,认为中国沿海富裕繁华,成为一名可耻的倭寇分子。
事实上,在任何一支倭寇队伍中,真倭的比例都不大,最多不过三成。一般两成左右,但往往海战之后,死伤最惨重的定也是这些人,甚至比占大多数的‘假倭’,死伤人数还要多。
可可到了战后分赃时,却又是另一番情形,一根筋的日本人总是少分后分,分不着多少值钱的东西,被充分赋予了‘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伟大情操。妹妹倭寇攻城,都是让真倭冲在前面,拼死拼活,但一旦城陷,那些汉人便抢先入城,吧城中的帑藏抢劫一空;如果被真倭抢先入城,汉人便会骗他们,说官府的库银都藏在监狱里,或者其他沈默难于攻打的地方。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