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和平与战争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一百四十七章 和平与战争(第 2/3 页)
徐泽在昌平住了一日后,也启程继续向西北而行,经居庸关进入奉圣州境内。
一路西行,徐泽对燕云之地的地形有了更直观的印象,也对“固国不以山溪之险”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了解。
以燕云地区的地形险要,若不是腐朽透顶的大辽朝廷让军民失去了为之而战的精神寄托,而是节节抵抗的话,同军没有三五年时间并付出数万人的伤亡,绝不可能拿下现在的地盘。
辽国的政权组织度比赵宋还要简单,对基层的掌控力相对而言也更弱。
燕京以外的州县,绝大部分百姓对改朝换代并没有太直观的印象。
而大同政权最基层组织就是由这样的百姓组成,没有可以看见的改革效果和直观的印象,绝大部分百姓并不能分辨徐皇帝和耶律皇帝有什么不同。
因此,徐泽的出巡对于稳固政权和推进社会改革都很有必要。
其人不仅要一路检查社会改革效果,以为下步的官员调整和政策倾斜提供参考。
还要接见各地大小官员,勉励他们在新王朝建功立业——皇帝已经见过你们并有了印象,好好干,不用担心前程。
更重要的是深入最基层,跟少年聊天、陪老农下地、问村夫年景,让百姓亲眼看一看徐皇帝和耶律皇帝的确不一样,也让基层官员知道正乾皇帝对治国理政的不同要求。
坦白地讲,大同政权的地域会越来越大,徐泽要关注的事也会越来越多,基本不可能还像当年在诸城那样持续关注田赶驴一家。
现在这种深入基层的行动,其实就是行动大于内容的蜻蜓点水式政治作秀,能覆盖的面极小。
但皇帝的身份非同一般,徐泽的任何行动都会让大部分眼睛只往上看的官僚会用心解读,一举一动都有不同的含义。
其实,相比起宋帝赵佶每年一次扶着犁做个样子就完成“籍田”仪式,徐泽的行动还真不能算作秀,而是实实在在的亲民行动。
就是对比辽帝耶律延禧捺钵巡游时,只接见部族头领贵人和各地大户的做派,大同正乾皇帝的做法也能让底层百姓感受到天真的变了。
至于各地官员能从徐泽的行动中领悟多少东西,又能做到哪一步,则要看各人的天赋、秉性、能力和作风等条件了。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