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宋才同用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十六章 宋才同用(第 4/4 页)
因而,在易州任上干得不错的李石才能被正乾皇帝委以知明州事的重任。
归属于赵宋的重要港口州府明州守臣调整,却完全由大同帝国私下操作,很明显,赵宋王朝已经失去了此地的实际控制权。
事实也是如此,自宣和二年徐泽率军入两浙路平叛并“收复”秀、杭、越、明等州后,同舟社就在江南打下了楔子。
特别是明州,名义上归赵宋所有,但也仅仅是名义上而已。
人、财、军三事全由同舟社及后来的大同帝国掌控,赵宋朝廷皆无权过问。
这种情况下,明州也仅仅名义上归赵宋所有了。
为了避免过度刺激赵宋君臣,两浙路因动乱免税三年后,去年便向朝廷缴纳了税款折合制钱三万贯——还不足两浙路之乱前明州市舶司一年商税的半成。
同舟社实际控制明州后的海贸抽税收入只会更多,这点钱简直就是打发叫花子。
但失去了制海权,就连国都开封府都处于同军的兵锋直接威胁下,赵宋朝廷明知道明州姓了徐还要养在自己家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实际上,同舟社接管明州后,定海港便凭借着极为优越的地理位置,海贸额逐年激增,商税也跟着不断上扬,早不止战前的体量了。
此番迁往京畿重地任职的郭易简也不是只会站在功劳簿上捡便宜幸运儿,其人的确有几分真本事。
明州归宋而实属同,郭易简知明州事,便是地端着赵宋朝廷的腕却吃着大同帝国的饭,很容易两头都落不到好。
其人为了摆脱这种尴尬身份,就只能在挖掘政绩上下功夫。
明州农业基础建设这块这几年发展也极为迅猛,尤其是在昌国县海岛屯田的王英等人干得非常出色,不断实现了粮食自足,还能拿出一部分用于贸易。
不过,农业生产这块一直由共建会全面负责,郭易简就算是知州也插不上手,更不敢随意在此事上指手画脚。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明州有着已知世界最大的外贸海港定海港,其人便将注意力放在了海贸上,定海港的繁荣便有他的一份功劳。
此时没有后世先进的船舶定位技术,商船一旦驶离港口进入茫茫大洋,官府对其的监管和约束效力就会锐减,使得朝廷对海贸尤其是远洋贸易的管理效率极低。
赵宋朝廷采取的办法是以商船贸易线路的海上距离和季节(季风、洋流)特点,人为规定商船的有效返港时间和进出港货物清单,要求商船限期回港抽税。
这种征税制度自然存在很严重的漏洞,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无法有效控制商船出港后的贸易行为。
因技术原因,当下远洋贸易商船通常不会直航目的地,而要不断停靠沿途港口城市,以获取补给,躲避自然灾害,航行周期本就很长。
有些船主为了追逐利润,会以人为(海盗袭击、船员染病)、自然(遭遇台风、暗礁等)等因素为借口,故意拖延数月甚至一两年的返港缴税时间。
然后,利用这个时间差,不断往返于朝廷没办法有效监控的外国港口,赚取巨额的钱财,待赚得盆满钵满后,才返回本国港口缴纳很少的商税和罚金。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