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投石问路天下第一家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二十五章 投石问路天下第一家(第 3/4 页)
若是这些为私利而毫无底线者大量充斥新王朝,甚至占据重要位置,新兴的大同帝国又与腐朽的赵宋王朝有什么区别?
这才是徐泽口谕“赵宋立国一百六十余载,岂能没有忠臣义士”的本意。
很明显,王黼的确误解了徐泽的意思。
所以,其人便失去了正乾皇帝的耐心,只能老实等待下一次机会。
大同,燕京新城。
燕京老城是在大唐边城幽州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成,拥有析津、宛平两个附郭县,城中居民最高峰时有三十余万人。
作为在籍人口不足千万的辽国陪都南京,燕京老城的规模自然绰绰有余,实际也是大辽规模最大最繁华的城市。
但作为志在平灭辽、宋、金、夏、高丽、日本等国的大同帝国国都,燕京老城显然适应不了未来形势发展的需要。
因而,灭掉辽国小朝廷后,同舟社便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对燕京城进行扩建。
经过近三年多的持续营建,新城第一期工程初步完工,并已经投入使用,大同帝国也结束了在狭小的辽国行宫中办公的历史。
监部尚书孙石在内侍的引领下来到勤政殿时,皇帝正在批阅奏章。
“陛下,孙尚书已经到了。”
“嗯。”
徐泽放下毛笔,抬头,摆手。
殿中陪侍的内侍会意,知道皇帝要单独和孙尚书讲话,尽皆退了出去,只留下孙石一人。
“石头,你看看这个。”
正乾皇帝交给孙石的文件是各地“郡试”汇总的数据,不到十页纸,叙述性的文字很少,绝大部分都是枯燥的数字和各类图表。
大同立国之后不断扩张,国土面积急剧增加,科举考试的方法也进行了相应改革。
总体来说,由原来州县资格认证后集中到城进行初试和大考两步调整为五步。
第一步为各州、县自行组织,考选俊秀诸生,称作“小考”或“郡试”;
第二步在巡抚司治所进行,进一步筛选人才,称作“中考”或“府试”;
第三步在国都燕京举行,由教部主持,称作“大考”或“会试”;
第四步在集英殿举行,由天子亲自于策试会试中试者,称作“廷考”或“殿试”。
第五步,殿试之后,录取者仍需通过训部组织的相关培训结业后,方能正式授官。
大同帝国还处于开拓期,领土不断扩张,急需各类人才,即便没能通过这五步的考验,也可以做事。
其中,通过府试而会试黜落者,两年内有资格参与本地吏员选拔。
通过会试而殿试黜落者,两年内可以参加朝廷直属部司的吏员选拔。
吏员在职达到相应的年限,并通过吏部统一组织的铨选,依然可以转官。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