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二圣就擒大宋亡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九十章 二圣就擒大宋亡(第 2/4 页)
为此,正乾皇帝特意下诏表彰了能文能武的岳师正,并正式授予其人攻取临安的指挥权。
岳飞之前故意放慢行军速度,就是边行军边对前来攻城的百姓进行编伍。
磨刀不误砍柴工,提前准备的这些工作是值得的。
其部一个骑兵加强师和两个步兵师,再加上应召前来的南阳府青壮,总数近四万人,在临安城下展开立营后,城中守军的士气便急剧下降。
同军的威武雄壮就不用说了,更吸引守军注意力是随行的南阳青壮。
招募青壮之前,岳飞就已经挑明,不需要他们充当炮灰掩护同军攻城。
他们的任务是轮流到临安城前,如实控诉腐朽无能的赵宋朝廷如何背弃百姓。
这些青壮只经过简单编伍和几日行军锻炼,并不足以脱胎换骨。
可是,有岳飞的严密组织,又有同军官兵的示范帮带,更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来,百姓们的精神面貌和组织性都要远超临安城墙上的宋军。
若是给他们换上统一的军装,守军甚至会将其当成同军的二线部队。
岳飞以青壮原本各自原本的村集为组进行编伍,每组都有一面稍显夸张的大旗,绣着他们的具体乡贯,让临安守军在城墙上都能看得很清楚。
如果说青壮和旗帜还可以假扮的话,百姓们独特的南阳口音,以及各自讲述的赵宋朝廷这些年在他们家乡所做的恶事,则几无造假的可能。
同宋两军的差距是全方位的,在同军重炮的威胁下,士气低下的临安守军根本不敢出城反击,只能任由青壮们在远程武器射程以外喊话。
而大宋军队一再被大同军队击溃,导致其兵员淘汰很快,更新的速度也快。
如今,临安城中仅剩的两万余殿前司官兵,差不多有四成是南阳人,或者已经在南阳扎下了根,青壮们的喊话对他们的士气打击极大。
尽管将官吩咐士卒以战鼓之声干扰百姓们的喊话,但兵卒们都不是傻子,实际很清楚大宋朝廷已经彻底失去人心的事实。
喊话仅仅持续了小半天,守军便乱了。
先是一些南阳籍士卒想到了城外亲人的悲惨遭遇,直接丢弃武器准备下城,他们再不想为这对外窝囊对内狠毒的朝廷卖命了!
有人开了头,早就对朝廷失去信心的兵卒们便纷纷跟了上来。
城上的军官肩负守城重任,自然要来阻拦,但其他兵卒已经受到了南阳籍同袍的影响,都不愿再听其人的号令。
大宋亡了就亡了,大同照样会给百姓饭吃。
甚至,在大同治下,底层百姓和军卒还能过得更好。
既然如此,自己为什么要给这个该死的大宋卖命?
军官们也不是傻子,眼见众怒难犯,哪里还会为大宋殉葬?
有灵醒的军官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大喊一声“守他娘的城”,直接放弃城墙,带着麾下兵卒一起前往宣城门外,给宫内的赵官家施加压力——赶紧投降!
人心是这个世界上最奇妙也最不可琢磨之物,它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在关键时刻,却能发挥超乎想象的作用。
人心齐,泰山移;
可若人心散了,便是铁打到江山说亡也得亡。
大宋王朝本就不是什么铁打的江山,当其巢穴临安的人心都开始崩散后,便能以肉眼几乎可见的速度看见其灭亡。
先是北城墙的兵卒放弃城防前往宣德门外请愿,紧接着,东、西、南三面城墙的守卒也参与进来。
接到急报,率军前去弹压的统制姚友仲死于乱兵之手,其麾下兵卒随之跟随请愿队伍前行,形势进一步失控。
而在此期间,城中百姓也汇聚到了请愿队伍之中。
如此一来,四面城墙几乎无人防守,仅靠护城河和禁闭的城门御敌。
城上的异常情况自然瞒不住同军的斥候,最新军情很快汇报到了岳飞这里。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