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福贵》的收益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41章 《福贵》的收益(第 2/3 页)
他是沪上人,讲究的是实实在在的利益。之前何平跟他提过多少次想请他到养鸡场来工作,他都以年纪、家庭等各种理由推脱掉了,今天这笔钱一拿到手里,立马就改变了他的想法。
但碍于面子,他并没有对同事的问话有任何表示,发出了几声干笑。
同事哪里不明白许海山的心思,自己心里也筹划着有空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找何平唠一唠。
古话说得好,财帛动人心。
如果没有今天乔迁人才宿舍以及技术贡献奖金的事,何平就是把嘴皮子磨破了这帮人也不见得会心动。
何平的采访稿很快就刊登在了最新一期的《营城日报》上,跟上次稍微不同的是,何平这次是以知名作家的身份被介绍给广大的读者朋友。
今年的这次报道,有些类似于去年的跟踪报道。
一个扎根农村的落户知青,一点点的带领社员们致富,并且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故事。
搭着《福贵》热销的这股东风,何平这个名字伴随着这次采访响彻了整个营城地区。
毛学东这个未来老丈人每天耳边听到的尽是对他找了一个好姑爷的吹捧,还有不少人提出应该把他这个未来女婿当成先进典型好好宣传一番,而且毛学东还正好是主管文宣教的。
在这一点上毛学东的认知是无比清醒的。
第一,因为他和何平的关系,即便是出于避嫌的考虑也不应由他来宣传何平的先进事迹;
第二,韩屯的发展多多少少有打擦边球的嫌疑,尤其是在风气保守的东北。把他们的事情拿到台面上说很容易引起一些麻烦,不如就这样低调发展为好。
但事情的发展往往就是这样,与人的预料背道而驰。
《营城日报》对何平的采访引起了金州地区的《半岛晨报》的兴趣,毕竟这是写出了风靡全国的《福贵》的作者的采访,《半岛晨报》在看到了《营城日报》的内容后,给《营城日报》编辑部去电想转载《营城日报》关于何平的两期报道,《营城日报》欣然同意。
于是乎,何平的名字便这样堂而皇之的走出了营城地区。这年头报纸的影响力还是比较大的,毛学东作为一县主官,很快便得知了这个消息,他苦笑了一声,让底下人不要跟风宣传,低调行事。
底下人只当是毛县长高风亮节,极力避嫌。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