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京大三剑客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149章 京大三剑客(第 2/3 页)
刘军说这个话是有原因的,在八十年代初期朦胧诗是不受主流文学圈待见的。
80年章明写了一篇文章,叫做《令人气闷的“朦胧”》,批判九叶派诗人杜运燮复出的新作《秋》,后来“朦胧诗”的说法自此出现。
后续又有公刘对当时朦胧诗的代表性人物发出了猛烈的抨击,这两人都是代表官方言论的评论人。
到后来卷入者越来越多,与官方持不同意见的有三个评论家,一个是谢冕,一个是孙绍振,还有一个是徐敬亚。
当时还是大学生的徐敬亚,他写出了《奇异的光》,后加工为《崛起的诗群》:“一批青年人最先起来,撼动了我们过去不敢怀疑的一系列诗歌理论柱石。”此文与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一起被视为诗歌史上的“三崛起”。
可即便是有很多读者和评论家的力挺,朦胧诗派仍得不到主流文坛的认可。
尤其是这一年振开兄淡出人们的视线,朦胧诗的发展并不顺利。
刘军他们这些心怀文学梦想的京大学子,如何不想获得主流文坛的认可,可人家就是不待见你,能有什么办法。
他们只能在校刊或者是自己私下办的小刊物上聊以自娱。
比如京大的《启明星》、比如刘军自己办的《五彩石》……
不仅仅是心怀文学梦想,这个时候的京大学子更是心怀天下,他们是国家恢复秩序后的第一届大学生,以后注定是要主导这个国家的兴衰和发展的。
所以这个年代的京大学子也可以说是狂的没边,他们自号“八千精英”,什么“京大多才子,燕园少佳人”、笔名乔达摩悉达多,各种吹牛逼的奇葩事多了去了。
真可以说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当然了,面对认可的前辈,他们的态度倒不至于这么狂放,比如说对何平。
《福贵》和《吕得水》这种极尽讽刺和荒诞的现实主义小说太对这帮学生们的胃口了,这才是他们梦想中文学的样子。
“以后有机会的,慢慢来。”何平安慰他一句,又问道:“你之前说在你们自己办的杂志上发表作品,你们的杂志办的怎么样?”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