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来都来了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二百五十八章 来都来了(第 1/4 页)
玉兔号月球车的实力还是很强的,基于国际上一些公开的资料,从美帝慷慨赠送的1克月壤上得到的信息,还有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探测到的资料,科学家们给了它非常合适的配置。
它由移动、导航控制、电源、热控、结构与机构、综合电子、测控数传、有效载荷8个分系统组成,被形象称之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它的“背部”有两片可以打开的太阳能电池帆板,腿部是六个轮状的移动装置,并且对“车轮”要求极高。
研制中,科研人员曾拿出四轮、六轮、八轮以及履带式等几十种方案,最终确定为“六轮独立驱动,四轮独立转向”的方案。
它的“尾巴”上装有一个地月对话通讯天线,头顶的导航相机与前后方的避障相机,还有负责钻孔、研磨和采样的机械臂。
而且玉兔号的国产率达99.9%。
它还具备20度爬坡、20厘米越障能力,可耐受330摄氏度温差。
月球重力约为地球的六分之一,表面土壤非常松软,凹凸不平,有石块、有陨石坑,还有陡峭的高坡。
在这种环境中,月球车既不能打滑,更不能翻车。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玉兔号”上有全景相机和导航相机,总计是四台。
通过相机“观察”周围环境,对月面障碍进行感知和识别,然后对巡视的路径进行规划。
遇到超过20度的斜坡、高于20厘米的石块或直径大于2米的撞击坑,能够自主判断安全避让。
月球车在月面“行走”风险重重,月壤细粒会大量扬起,形成月尘,一旦附着很难清除。
月尘可能引起月球车很多故障,包括机械结构卡死、密封机构失效、光学系统灵敏度下降等。
在月表形貌综合模拟试验控制室,为模拟月球环境,科研人员特地从长白山运回与月球表面物质成分相近的火山灰,并通过钢丝吊挂月球车,模拟微重力环境。
经过测试,‘玉兔号’在月面巡视时采取自主导航和地面遥控的组合模式,不仅可以自主前进、转弯、后退,还可以原地打转、横向侧摆,确保在危机四伏的月面上畅行无阻。
由于月球昼夜温差非常大,白昼时温度高达150摄氏度,黑夜时低至零下180摄氏度。
为适应极端环境,“玉兔号”月球车利用导热流体回路、隔热组件、散热面设计、电加热器、同位素热源,可耐受300摄氏度的温差。
月球绕地球转一圈需要28天多,月球自转也是28天。
这意味着,月球上的一昼夜相当于地球上的28天。
月面夜间最低温度可以降至零下180摄氏度,电子设备根本无法工作。
月球上的一晚上相当于地球上的14天。为此,科研人员为“玉兔号”设计了休眠模式——14天工作,14天“睡觉”。
该“睡觉”时自动进入休眠状态养精蓄锐,该“起床”时又能自动唤醒重新投入工作。
这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规律作息,极大地增强了“玉兔号”适应月表恶劣环境的生存能力。
经历极低温度后,“月夜唤醒”是一个难题。科研人员为月球车设计了可伸缩的太阳能电池
白天工作时展开,夜晚则收起来,将仪器设备包在里面。
这种“包裹式睡眠”,有助于保护各种仪器不被冻坏,确保月球车有剩余电力“自主醒来”,重新展开太阳能电池帆板迎接阳光。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