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捉虫)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199章 (捉虫)(第 2/4 页)
提起接见使臣,康熙不以为然。
法兰西、英格兰、葡萄牙、荷兰等从西方来到大清的国家为了在大清的贸易利益进行了极其激烈的竞争。
这种竞争没有秩序可言,充满了恶性手段,一度影响了大清港口的吏治清明。
这也是康熙稳坐钓鱼台,对外洋人轻视的原因所在,在帝王的眼中看来,这些人是眼巴巴地一拥而上来求大清的。
胤礽听着老父亲叭叭叭,似乎极想要扭转他的观念,他还挺无辜。
与汗阿玛意见不和的时候,他总是求同存异的,多数时候顺着汗阿玛的意思来,毕竟胳膊拗不过大腿嘛!
“儿臣只是提一提,只是提一提,适不适合做儿臣不知道,毕竟这事儿确实有好处,至于该如何去做,当然还是交给朝中大臣与汗阿玛来了。”
所以汗阿玛又何必较真,恨不得将他的观念扭转过来呢?
胤礽自己都没有较真地要去将汗阿玛的观念扭一扭呢!
胤礽:能影响就做,不能影响就罢,干活的又不是孤,孤就出个主意而已。
【小美有话要说,大朋友这种只撩不做的行为,叫做白嫖。】胤礽全当做没听见:“但是若是想要引进作物,出口作物,做大量的买卖,还是得朝廷出面才行。大清一向重农固本,销售出去溢出的农产物,购买入不足的农产物,这些私商可做不了,得有朝廷进行调控的。”
去年,胤礽初初提出大清商部计划,可将大清商人笼络其中,达成朝廷从大方向上调控民间商业的计划。如今商部约有了形,汗阿玛已经迈出去了第一步,再完善一下商部,细化对外商业的管理与国内商业的管理,迈出下一步岂不正好?
胤礽有些担心,他若是不推一推,汗阿玛会不会又往回走,将迈出去的脚步给收回来。
不过好在,他的建议由于有“仙兽白泽”之光环,汗阿玛大部分时候是愿意静下心来思索利弊,考虑一下实施的可能。
也不知是几时养成的习惯,胤礽在不知不觉间,已经给康熙留下了“仙兽所言必是正确之言”,“考虑一下不会吃亏不会上当”的印象。
陈廷敬对此事拿捏不定主意,心中一边是根深蒂固的观念在牵扯,一边又给太子殿下描绘的蓝图砸中了大饼。
若太子殿下只是随口一说,凭空捏造,那么他有无数个理由来反驳太子殿下,从祖宗家法,从规矩与大清国本。
可胤礽直接将冷冰冰的数据拍在了陈廷敬面前,再也没有比实际存在的数据更令人感到有说服力了!
陈廷敬暗暗去瞧帝王神色,见帝王正沉吟思索,显然是正在考虑太子殿下所言之事,心下暗惊:看来,皇上也有所心动。
开年后,康熙将此事放在朝堂之上与群臣商议,朝中果真为此讨论激烈。
有说此举可薄征其税,不致累民,有说外国人为利而来,各有图谋,不可轻信。若本国之利受损,反累其民,令民不渔不农反去行商,则不利国本。
亦有说,大清地大物博,什么都不缺,为何要纡尊降贵与外商通商,向来只有他国恳求前来上贡,未曾有朝廷主动与之贸易之举。
康熙一边将胤礽之言听进心中,一边权衡朝野重臣之言,为此事已在朝中商谈三日余,一时半会儿未曾解决此事,倒是又有将精力投入到政务之中的趋势。
不久,北面八百里加急随之而来,原先安分了一段时间的边境又起新乱,因战败后撤走的沙皇俄国军队如同烧不尽的野草,又一次出现在大清边境,侵扰边境百姓,且更加狡猾,更加无赖。
康熙闻言,勃然大怒,于朝中责令使臣发出警告:“若沙皇俄国冥顽不灵,大清与其之间必将再开一战!”
纳兰明珠上奏言明:“沙皇俄国屡次犯我大清边境已累积几十年,雅克萨之战大清胜后,为显大国之宽仁气量,责令其军队撤出侵占之地,然其并未归还被其占去的尼布楚,此番更是死灰复燃。以微臣之见,狼子野心之辈不值得宽仁待之,大清之宽厚未曾得到其半分感激,反倒将我国视为泥人脾性,一再侵扰,可见沙皇并无与大清和解的诚意。”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