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252章(第 3/4 页)
康熙于朝中提问:“谁愿意出使喀尔喀?”
朝中无人敢答。
哲布尊巴对此并不意外。
最终,康熙决定,从各部院之中未能参与朝会的年轻人中挑选能人,要求是懂得如今京城兴盛的科学、数学、天文,并能刻苦,不惧艰险。各部院臣子之间互相推举人名,就有人提到了在江苏一代颇有名望的丁思孔。
大清朝廷会给出部分帮助,户部给出的款项如何落实,亦需要人去张罗。待到达喀尔喀,各项开支的使用情况,以及与大清朝廷的联络皆需文臣来做。
于是帝王择户部侍郎王掞,主揽此事。
王掞还年轻,比陈廷敬小了近八岁,混到如今不过是户部侍郎的职位,他在翰林院熬得太久了,从鲜嫩嫩的青年,熬成到了中年。
或许别人不愿意去往蒙古,于王掞而言,却不一定是祸事。
胤礽:又不是一去不回,以汗阿玛对治理蒙古部族的渴望,谁去了那边,回来必定升官。
接下去的一段时间,朝臣们都开始为了过年而做准备,每一个人身上都背满了工作。
天气还未彻底寒冷下来,大清的第一批使船,载着近二十余位使臣,配有海军、水手,经外洋人的引荐,纷纷渡海而去。
那一天,福建港口人声沸腾,万人聚集,几十艘庞大的战船,雄赳赳气昂昂地往一望无际的大海驾驶而去。
另一边,护送蒙古汗王们与哲布尊巴,带着他们收获的大清官员们,踏上了北上回家乡的路途。
胤礽待在京城,只能随汗阿玛送别他们到京城外围。
喀尔喀直面准噶尔汗部,是距离敌人最近的眼睛,也是大清的第一道防线。
为了让喀尔喀蒙古在建设时能够有足够的防御与补给,不至于孤立无援,帝王给位于乌丁斯克的萨布素去了一道圣旨:一旦发现有准噶尔汗部入侵的迹象,应立即支援喀尔喀蒙古诸部。
同时,札萨克汗部的汗王被准噶尔汗部入侵所杀,康熙深表痛心,下达圣旨封汗王之弟旺策为新的札萨克汗王。
待土谢图汗一行人走远,帝王这才带着朝臣与皇子们回到紫禁城。
康熙问胤礽:“没有亲眼见到浩浩荡荡的大船出行,反而困在京城,保成可觉得遗憾?”
他似乎是认定了太子有一颗蠢蠢欲动往外跑的心,出言试探时也毫不掩饰自己期望胤礽怎么回答自己。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