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291章(第 2/4 页)
撩拨帝王脾气以达到自己目地,真有点恃宠而骄的感觉。
胤礽“恃宠而骄”的次数两只手都数不过来了,债多不愁。
“汗阿玛,儿臣有个提议,不如去看看上三旗如今在做什么,这叫做突击检查,以最快的速度去,防止人通风报信。如此,原本就遵守军纪的人当然还是十几年如一日地在岗,本就散漫惯了的,也会在突击检查中暴露无遗。”
胤礽当朝提议道:“大哥觉得上三旗旗人散漫无章,大人们又说大哥是在污蔑,究竟是不是污蔑,一看便知了。”
朝臣一片寂静……
突……突击检查???
损不损啊!
现在是朝会,就提议突击检查,半点都不给人准备的吗?
胤禔在的众臣提出反对意见前,便横眉问道:“清者自清,自然不畏惧查,唯有心虚之人,才会在此时跳出来。”
“可……可这于礼不和。”
索额图轻叹一声,在心里缓缓摇了摇头。
他们是当真以为皇上不会动他们吗?当年索额图与纳兰明珠也是这么认为的,结果呢,上一世他们的下场又是如何的?
皇上亲手为太子殿下培养的人脉,赫舍里一族庞然大物一般的家族底蕴,说废就废,若真惹恼了皇上,莫说是上三旗了,就连自己亲外家都能下手去惩治。
没有什么是皇上下不去手的,帝王处于最高位上,无论是哪一个家族,不过是他手中的棋子。
索额图一点都不担心太子,就算他请辞了,他家中还有心裕、法保在太子身边,更有他两位儿子格尔分、阿尔吉善做后起之秀。
太子殿下比前世的底气更足了,最大的不同,是汉臣们的支持啊!
此前所做的点点滴滴都成为了汉臣们拥护太子的助力,现在废除八旗之制,汉臣们不说,是因自身地位尴尬,可若是太子殿下有何吩咐,他们定会积极响应,勤奋干活。
康熙怒意未减,听闻胤礽提议,心中打算给八旗子弟最后一丝机会。
他下令去检查,率先从皇宫内的侍卫处查起,侍卫处在宫中任职,职位重要,无人敢怠慢岗位,粗粗检查下来,确实无人玩忽职守。
索额图之五弟法保是侍卫处统领,其属下之兵丁,在未值岗之时皆有训练任务,法保因表现良好,还被康熙提拔为了领侍卫内大臣。
接着,又去查京城之中,从内城查起,再查外城。按照传统定旗位置,分为左翼与右翼。
在京城按照规定,满族人居于内城,而汉族居于外城。
康熙自问已经给了他们足够的时间,从彻查侍卫处开始,那风声就已然刮了起来,他甚至都没有刻意阻止朝臣们下朝会后各自去通风报信。
可即便如此,京城各处旗人之散漫,令康熙失望透顶!
西征以后,再无战事,参与过西征之兵,尚且还保留有崇尚武艺,互相操练之风,对比留驻于京城之旗人,则显得养尊处优。甚至于有横行霸道,强抢民女,私占良地,更因此次突击彻查,查出了京城之中青楼与八旗旗人关系紧密。
麻尔图一口咬定的儿子“改邪归正”,前去彻查的侍卫冲入青楼直接将他那来不及穿上衣裳的儿子给逮住了。
今日其子当值,却沉迷享乐,出钱令同队侍卫一人顶双岗!
刑部查案,讲究的是证据,这一回康熙不指定刑部尚书查案了,而是指了一品大员,大学士徐元文。
徐元文命人将当时当地在场众人皆捉拿审问,谁知那花楼女子一口咬定并未见过麻尔图家的公子。
所有人都说没见过,这事就透露出了蹊跷,再往深了查,好家伙,这家青楼是八旗几个家族合开的,更有逼良为娼、买卖人口之事!
京城之中的青楼关系盘根错节,幕后亦有达官显贵的手笔。这是一种黑色产业,其中罪孽之深厚,利益之动人,令人疯魔。
索额图很久以前也有青楼的人脉,后来遭遇陈廷敬查案,他就将这些不正当的产业给抛弃了,这也是人们戏称的:索相改邪归正,从良了。
而因为他抛弃了巨大的利益,跟在其屁股后面捡“垃圾”的人可有不少,收获颇丰之余还嘲笑索额图胆子小。
如今,当初产业捡“垃圾”捡得有多欢快,现在就有多么凄惨。
索额图也没料到,他们竟能在天子脚下那么大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