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大北方战争(三)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七十九章 大北方战争(三)(第 1/2 页)
1701年10月9日,普斯科夫要塞。
沙皇彼得一世已经在这里住了好几个月了,为正在前线奋战的俄罗斯帝国十多万大军分发补给,给了俄军很大的支持——有没有彼得担任总后勤官完全是两回事,现在那些贪婪无度的官员们要收敛一些了,否则他们可能会与刚刚被彼得绞死在自己窗外的一百多名逃兵作伴,没人敢冒这个风险。
去年俄军主力攻击纳尔瓦,结果惨败,损失了四万余名士兵和145门火炮,就连总司令、来自法国的克洛伊公爵也被俘虏,丢尽了俄罗斯帝国的颜面。幸运的是,当时彼得在任命了总司令,并布置了一系列事宜后,就离开了前线,因为莫斯科正在酝酿一场反对他的阴谋,他必须尽快赶回去处理。结果,就在彼得走后没多久,疯狂的瑞典国王查理十二竟然抛下数万主力大军,带着区区八千人轻兵疾进,利用恶劣天气的掩护,对盘踞在纳尔瓦城外的俄军发起了突袭。
突袭的结果是完美的。彼时天降大雪,寒风肆虐,俄军已经暂停了对纳尔瓦的攻势,将近五万人缩在营中,精神松懈。而且,他们也根本没料到查理十二如此疯狂,竟然敢带着少量精兵,冒大雪突袭,因此数万大军一瞬间土崩瓦解,不但损失了超过一半的兵力,就连总司令也做了人家的俘虏。
溃退的俄军丢失了全部辎重和技术兵器,同时不断因为敌人追击、暴风雪而损失人手。一直到数天后,附近两支友军闻讯赶过来救援,他们才回过了神来,而此时已经剩不下几个人了。彼得一世重新任命了舍列梅捷夫为总司令,统领前线俄军,同时从本土增调了五万名援军和大量技术兵器,俄军很快就恢复了实力。
舍列梅捷夫是沙皇家族的亲戚,曾担任过阿历克谢沙皇的侍从,熟悉西欧各国情况,年轻时就剪掉了自己的大胡子。彼得之前不是很喜欢他,因为这个人“呆板无趣”,与生活放荡的彼得及其宠臣完全是两个极端。而且舍列梅捷夫生性谨慎,彼得认为他在军事上过于求稳,不是一位“现代名将”。
但偏偏就是这位做事求稳的总司令,在危难之中上任,指挥数万名士气低落的俄军,与赶过来的七万瑞典大军周旋,居然堪堪稳住了局面。虽然有些被动,但终究没有被击溃,也没有被彻底赶出瑞典国土,就像牛皮糖一样粘在那里。
查理十二见不能很快击败俄军,便失去了耐心,率领部队掉头直扑波兰人而去。他先是在里加城下大败波兰、萨克森联军,将被围困多时的里加城解救了出来。至此,他已经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西线打败丹麦人,迫使其退出战争。东线第一战就重挫俄军,使其心胆俱寒,暂时失去了进攻能力;第二战又打败波兰人,解了里加之围,让奥古斯特灰头土脸。
但长期的奔袭作战——很多时候完全是强行军,还是在冒着恶劣天气的情况下——也让瑞典人承受了不小的伤亡,至今累积下来已经超过六千人了。请注意,这六千人并不是什么阿猫阿狗,而是瑞典十二万陆军中精挑细选的精锐,不然也不可能长时间进行如此高强度的行军与作战。
这六千人的损失是一笔重要的代价,大到查理十二这个好战分子也不得不暂时休整一段时间,恢复实力。另外,虽然瑞典军队不断取胜,但战场始终是在自己国内,波兰人、萨克森人、俄国人纷至沓来,四处劫掠、屠杀,搞得波罗的海南岸和东岸的瑞典国土烽火连天,损失惨重——至今俄国人还占领着波罗的海东岸的许多瑞典领土。
目前的形势就是这样。查理十二四处作战,战果辉煌,但看起来都是在自家土地上的主动防御作战。要想真正扭转这个局面,还是得选择一个战略方向,彻底打死一方,解除两线作战的威胁。或许是之前舍列梅捷夫给查理十二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最终他选择的方向是波兰。于是,在经过数月时间的休整后,查理十二带着数万军队及荷兰人新送到的一批武器装备,跨过德维纳河,侵入了波兰领土,准备一鼓作气打死奥古斯特。
瑞典主力走了,俄国人的压力就少了很多。彼得一世没有浪费机会,他先给舍列梅捷夫写了一封语气充满赞扬的信件,然后命令其整理好部队,果断出击,攻打分散在各地的瑞典驻军,尽可能多地占领土地。
彼得一世还携带大量给养抵达了普斯科夫,一边监督要塞的修建,一边给前线各部派发给养。唔,他这位总后勤官做得还不错,至少俄军忍饥挨饿的情况少了很多,各个仓库的库监们也不再以库存不足为借口拖欠军需物资了,一切都运转良好,这让前线的俄军非常舒服,战斗力也上升了不少。
彼得一世在普斯科夫要塞住了好几个月,听到的基本都是胜利的消息。比如某月某日攻占某座城镇,某月某日又击败了某支瑞典军队等等。总之,在查理十二带着瑞典主力南下波兰后,俄国人跳得还是挺欢的,凭借着巨大的兵力优势,不断攻城略地,让留守的瑞典人苦不堪言,防线一退再退。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