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金兵南下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99章 金兵南下(第 2/3 页)
看到彭汝楠如此诚心,崇祯一时间都不敢责罚他了,所以想到还是先解决此事再说,便紧急召集各大臣前来商议此事。
可以说温体仁对崇祯的心思把握很重,连崇祯的弱点都知道,崇祯向来对隐瞒不报的人不手软,对于那些诚心认错的一般处罚都不会太重,反而还会奖赏重用。由此可见为何温体仁这么受崇祯的宠爱。
案牍上的奏折是甘州总兵杨肇基亲自书写奏报的,对于这个甘肃杨肇基崇祯还是非常有印象的,遵化会战之时,兵部命令天下总兵进京勤王,各路总兵皆是带领上万兵马向京城赶来。
而当时杨基在家休养,信使来到沂州杨府说明情况,杨肇基大怒,即领平日训练有素的家丁三百余人日夜兼程,衣不卸甲,直抵京城,时四门戒严,无隙可入,对驻城官兵说明:我乃甘州总兵杨肇基。
这天守城的正是沂州人御史中丞宋鸣梧,听到守城士兵的报告非常高兴。他素知杨肇基的忠勇和为人,看到他只带了三百多人便敢进京勤王,随即便报告了崇祯皇帝。
崇祯一听大感震惊,随即令其进宫,二人相谈甚欢,崇祯对其非常满意,当即封其为太子太傅。
杨肇基也是让崇祯非常满意,他在此奏报之上说明了此次士兵兵变的原因。
崇祯二年三月,鞑子兵大举南下,京师吃紧。为了保住北京,朝廷急调四方军队赴北京防守。甘肃总兵所在部队随参将王国向京师进发,途经金县,兵士们要求发饷,参将王国却克扣不发。于是,在榆中参将王国和当地县令被杀,兵民发动了兵变。
据调查其中的领头之人是一个叫李自成的士兵,此人此前只是军中的一个小旗,却在兵变之时站了出来,杀死了参将王国和当地县令,一举成为了这支造反军领导者,而且带领乱军已经攻下了两座县城。
杨肇基可能对这个李自成不了解,认为他可能只是一个小人物,就和前不久剿灭的乱军首领高迎祥一样,估计要不了多久就会被剿灭。
但崇祯却对此人非常了解,毕竟就是此人推倒了二百多年的大明王朝,所以此刻崇祯确是对这件事非常重视。
李自成这个人很多人都有了解,有些人认为他是因为被驿站裁撤,生存不下去才反抗大明的,其实不然。
李自成在驿站工作时,因丢失公文被裁撤,失业回家,并欠了债。同年冬季,李自成因缴不起举人艾诏的欠债,被艾举人告到米脂县衙。县令晏子宾将他“械而游于市,将置至死”。
后由亲友救出后,年底,杀死债主艾诏。接着,因妻子韩金儿和村上名叫盖虎的通奸,李自成又杀了妻子。两条人命在身,官府不能不问,吃官司不能不死,于是,就同侄儿李过于崇祯二年二月到甘肃甘州投军。
两条人命在身,说明了李自成胆大心狠,而且有手段。恰巧这时士兵因为饷银闹事,李自成和李过便纠结起来杀掉了参军李国和县令,一举翻身。成为了一支起义军的首领。
这边崇祯在思考的时候,成基命、钱龙锡等人已经来到了乾清宫,几人看着站在旁边低下头的彭汝楠,有的人有些沉默、有的人则显得有些高兴,一群人也没说什么。直接向前面的崇祯跪拜道:“臣等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