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崇祯的改革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133章 崇祯的改革(第 1/4 页)
“这些兵马都是你亲自训练的?”崇祯将目光看向周遇吉问道。
“是的皇上,不过这也多亏了英国公的支持。”周遇吉有些憨厚的说道。
“嗯,你很不错。”
“谢皇上”
崇祯又将目光看向旁边的张之极说道:“爱卿,朕想把周两军带走,不知道你意下如何?”崇祯满脸笑容的看着张之极说道
张之极听过之后,五味俱全,咬了咬牙说道:“皇上,周遇吉本来就是皇上的臣子,现在皇上有所要求,那一定是他的福分,臣不敢阻拦。”
“嗯,好啊!好啊!爱卿果然忠心有嘉。”
“回宫,你也跟我一起回去吧!”崇祯用手指着周遇吉说道。
“是皇上,臣遵旨。”
申时出宫,崇祯回到宫里的时候,就已经亥时了,崇祯先是勉励了周遇吉和周清几句,然后边离开了。
今天的出访和最近一直策划兵部事情的崇祯,开始思考正式改革明朝的军队,他感觉明朝的军队太过于繁琐,杂乱无比,而且战时调动太过于麻烦,上级缺少对下级的指挥。
这让崇祯非常不满意,他决定利用现代的军队制度来对整个明军经营改革,当然最开始就要从京营开始。
按照他的策划,他准备保留兵部和五军都护府的各自权利,将五军都护府改为军部,这是最上层的改革。
下层按照现代军事的职位,总督为司令,提督改为军长,总兵改为师长,参将改为旅长,游击为团长,千总改为营长、百户改为连长,小旗则为班长。
兵力则为一营一千三百人,一团三营3300人,一旅一万人,一师三万人,一些加强师则由兵部特批才行。一军三师九万人,而司令则保留总督的权利,负责一片地区军政的管理。
至于军功章,则还崇祯一开始设立的勋兵制度,保留原来的一级二级三级的三个等级。
而军衔则改为少军士、中军士、上军士,少军尉、中军尉、上军尉、大军尉。少军校、中军校、大军校,少军将、中军将、上军将,大将军。
另外将世袭制、卫所制全部取消,每个卫所改成地方保安团,由原来的5600人改为3300人,卫指挥使改为团长,归地方节制,负责地方上的安保,同时直接归处兵部管理。愿意归入民籍的可直接发放一年年的军饷归入民籍,不愿意的则按归处各边军部队。
崇祯将一切制定好之后,便在第二天早上,在乾清宫直接召见了兵部、五军都护府各位主官员还有三个内阁大臣。
“臣等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位爱卿请起,来人给诸位大人看座”
“谢皇上”
崇祯看了看在座的官员,沉重的说道:“朕昨日看了步骑军和亲军的对决之后,感触良多。最重要的就是为什么我大明的军队遇到鞑子时,会败多胜少,朕思虑良久,决议对我大明的军队进行一次彻底的改革,你们有没有什么建议?可以说说”
“请问皇上是准备全面改革吗?只是如此的话,只怕一个不好就会动摇了大明的根本。”王洽是比较支持大明军队改革的,京城保卫战期间,他深知大明军队的腐败。
王洽刚问完,众位大臣就看向崇祯,每一次大的改革都是要流血的,这还是要看当今皇上的决心。
崇祯站了起来,慢慢的走动然后说道:“朕同诸位爱卿说句掏心的话,朕自从继位以来,日夜难眠,朝堂人人都说太平盛世,可谁都明白,真正的太平盛世不是到处流民四起,百姓吃不起饭,战士无心打仗。今日朕就在此说了,这大明祖制,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朕决心已下。
想必诸位爱卿和朕一样,你们想想,如果朕做了这亡国之君,那你们则是亡国之臣,你们就甘心做个亡国之臣吗?何不与朕共同振兴大明,做个流传千古的振兴之臣。”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