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大金的议和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286章 大金的议和(第 2/4 页)
这样一说,等于是所有人都同意了索尼的请求,皇太极也只得同意了下来。
“行,传我的命令,加封索尼为“巴克什”,并且任命其为议和使者,全权担任此次同明朝的议和。”
“是,臣等领命。”
如今,满洲鞑子的计划便定了下来,但是皇太极对于多尔衮的不满,也已经忍耐到了极点,但是同无论皇太极还是多尔衮都明白,如果两人不顾一切的争夺权利,最后渔翁得利的必定是明朝。
因此,二人也再次平息了下来。
时间过去的很快,转眼便是新的一年,鞑子想要同明朝议和,最先要通知的,便是刚刚就任辽东总督的卢象升。
当卢象升看到鞑子的议和信之后,不由得不屑的笑了笑,但是从他的眼神之中,流露出最多的表示担心。
广宁城之战之后,整个明朝朝廷,虽然没有提同鞑子议和的事情,但是大多数的大臣,开始主张休养生息。
理由自然也非常简单明了,自然是国库没钱,没钱拿什么练兵?没兵拿什么打仗?
如今的辽东就是这个样子,天雄军是被调过来了一些,但是如今辽东所有的兵马加起来,已经不足十万。
防守还绰绰有余,至于进攻鞑子,自然是不行的,而且如今兵部要补给的火器,还没有到位,这让卢象升有些无奈。
他已经多次上书兵部,希望他们能够继续补发火器,但是这信到了兵部,仿佛是石沉大海,没有一点声响。
如今鞑子议和信的到来,卢象升明白,自然是触动了朝廷里,很多人的心思。
卢象升也不敢隐瞒,只得将鞑子要议和的事情,报了上去,同时还写了封自己对于议和的意见,同时奏报了皇上。
北京城,依然是白茫茫一片,还好的是,大雪已经停了,大年刚过,朝廷还在放假之中,崇祯也乐得逍遥。
整天在后宫里,享受着自己作为皇上的福利,但大年刚刚过了不到两天,一封急匆匆的奏报便出现在了崇祯的面前。
“看信封上的名字,应该是南京城寄来的,听送信的厂卫说,这封信在路上走了十几天,路上到处是积雪,根本走不了人。
两人是冒着生命危险,才送进京城的。”此时,乾清宫内,王承恩将周绎的密信递了上去,向崇祯说道。
崇祯停了,不由得笑了笑赞赏道:“这个周绎,不错嘛!朕看让他去东厂,是个不错的选择,办事不糊涂,改狠的时候狠,改软的时候软,是个人才,朕这也算是给皇后一个交代了。”
“这都多亏了皇上慧眼识珠,人家不都常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皇上就是这个伯乐。”一旁的曹化淳看崇祯如此高兴,不由得拍了一下他的马屁。
崇祯自然也喜欢这样的马屁,当即笑了笑指着曹化淳说道:“你呀!你呀!竟说些让朕高兴的话。哈、哈”
曹化淳也只是陪着笑了笑,并没有继续说话,他已经看到崇祯在仔细的审阅周绎的密信了。
一时间,乾清宫内再次变得静悄悄的,直到崇祯放下密信,神情严肃的将目光看向门外,陷入了沉思。
“王承恩”
“奴婢在”
“传旨,即刻命内阁三位大臣以及六部的尚书入宫觐见。”
“是皇上”
崇祯的一句召见,使的正在家中享受天伦之乐的众多官员,不得不放下手中的孙子、孙女,再次走进紫禁城。
众人一进入乾清宫,便看到崇祯正坐在龙椅上,目光严肃的看向外面,众人心中不由一震,都在暗暗揣测发生了什么事情。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