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何如宠与周延儒的末路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323章 何如宠与周延儒的末路(第 1/4 页)
怎么能让何如宠不知不觉的中套那?此时的周延儒想到了一个办法。
那就是将都察院的权利同样放在何如宠的手里,只有拥有了更大的权利,何如宠才会不知不觉的中计。
当时的都察院左都御史范景文,一直都是一个怼天怼地的人。
之前温党当政期间,范景文看不过去,便联合周延儒一起对付温体仁,并且甘愿充当周延儒的马前卒。
但是,随着周延儒霸占朝政,整日结党营私,这让范景文更加的看不过去,于是便同周延儒以及周党发生了冲突。
每日早朝,范景文一边弹劾周党一边弹劾何派,可谓是将整个朝堂都给得罪了。
对于范景文的不满,随着周党的一次次壮大,终于让周延儒无法忍受。
再加上周延儒明白,如果让范景文参与这次的三年一次的吏部考核,何如宠一定不敢在其中做手脚,到时候自己的计划就失败了。
此时的周延儒,已经品尝到了权利带来的好处,可以说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他当即让人策划了陷害范景文的计划,一边让人在范景文的家中埋放五百两银子,一边让御史水佳允等人弹劾范景文。
崇祯当时听了水佳允等人的弹劾之后,亦是不相信,范景文更是当场勃然大怒,大骂起了周延儒。
这一骂,让崇祯不得不去调查范景文,随后顺天府尹张谏便带兵来到了范景文的家中,在他家的后院搜查到了银子。
银子不多,只有五百两,但是却让崇祯一时间对范景文有些失望,范景文也是涨红了脸,大叫冤枉。
随后,范景文被崇祯罢免了左都御史一职,回乡养老,但是随后,崇祯越想越不对,便将范景文暂时留在了京城。
范景文被罢免之后,左都御史便暂时空了下来,吏部考核又马上开始,当时的朝廷以及崇祯,很多人都将目光集中在辽东的战事,所以并没有人注意到京城的事情。
没有了都察院的羁绊,此时的吏部尚书何如宠可谓是大权独揽。
吏部内部,无论是上到吏部左侍郎王永光还是下面的一个给事中,只要在吏部有些权利的官员,可以说都是何如宠的人。
随着吏部考核的消息传来,无论是京城的京官,还是地方官员,都开始急眼了起来。
他们可是知道,如果一旦这次考核不及格,这一辈子的仕途就完了。
所以,那一段时间,吏部尚书何如宠的家里,仿佛如集市一般,来往的官员络绎不绝。
何如宠也成了京城里面最热门的人物,当一个个宝贝以及一个个官员争向往何如宠怀里钻的时候,一向热衷权利的何如宠迷失了。
当第一个人的好处收完之后,何如宠便一发不可收拾,利用考核的权利,将一大批考核不及格的官员给蒙蔽过关。
这些人都成为了何派的成员,一时之间何派的势力大增。
但是,天下哪里有不透风的墙,特别还是这种别人设立的阴谋。
一直非常低调的吏部郎中董廷献,便是周延儒埋在何如宠身边的人。
正五品的官职,在吏部的存在并不大,再加上董廷献一向都非常低调,不参与朝廷的争斗,所以何如宠并没有放在眼里。
董廷献便将这件事的全部告诉了周延儒,同时这件事也在朝廷之内闹得沸沸扬扬。
大臣们开始对何如宠指指点点,这时的何如宠才意识到了不对。
然而事情已经晚了,毕竟自己已经做了,何如宠开始花大力气想将自己做的事给隐藏下去,但是这怎么可能。
然而,让何如宠奇怪的是,这件事发生之后的一个月,朝廷之前却突然平静了下来,仿佛从来没有发生似的。
何如宠还以为自己是瞎操心,顿时紧张的心有些放松了起来。
崇祯四年十一月十八日,一大早,依然是大雪纷飞,寒风四起,当寒风吹过紫禁城,发出“呜呜”的声音。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