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自用火铳之议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351章 自用火铳之议(第 2/4 页)
“是皇上,臣等记住了。”
毕懋康一听,慌忙跪了下来,恭敬的对崇祯说道:“皇上过奖了,臣愧不敢当。”
“过了,都起来吧!”崇祯又摆了摆手说道。
“是”
“那依你看,这种火器怎么样?他的优点在哪?缺点在哪?你先说给朕和诸位爱卿听听。”
“是臣遵旨。”
毕懋康没有丝毫犹豫的站了起来,冲崇祯以及诸位大人作了一下拱,随后说道:“皇上,诸位大人,据臣的了解,这种火器与此前鸟铳的区别,优点在于,其无论是大风亦或是雨雪天,都是可以自然使用的。
而且他的发射机制是远远优于之前的火绳,可以更加利于明军使用。
但是,它的缺点则是,有时候会因为火石的缘故,会导致里面的弹丸无法发射,不过这种现象是非常少的。
臣以为,如果能经过改良一下,加强一下上方的火石,则此自用火铳是要远远优于此前的火铳。”
“那依你看,这行火器是否适合换装目前的明军鸟铳?”
“这…,臣以为此火铳是否利于战场还有待确定,臣斗胆请求皇上不要全面换装,可择一作战边军换装,如果合适的话,则可以全面换装。
如果不合适的话,臣愿意再拿去改造。”
“公既是公,私既是私,不错。王洽,你以为当在那支边军中实验才好?”崇祯话机一转将目光看向了兵部尚书王洽。
“启奏皇上,臣举荐辽东,辽东多战事,同鞑子接触比较多,臣以为当择令蓟辽总督卢象升择一部队进行换装实验。
北方之患,一直是我大明的久疾,所以臣以为只要这些火铳适用于北方,就可大规模列装。”
听了几人的意见之后,崇祯便沉默了下来,直到考虑的差不多了,崇祯这时冲王承恩点了点头。
王承恩示意,当即走到几人面前大声喊道:“毕懋康听旨。”
“臣毕懋康接旨。”
“上谕,
工部侍郎毕懋康忠心国事,深肖朕躬,历经多年,研制出大明自用火铳,功劳卓著,朕心甚慰。
着既晋升毕懋康为工部左侍郎,封其为太子少保,希望毕懋康能够继续忠心国事,为国分忧。
钦此”
“臣毕懋康领旨谢恩。”
“另外,自用火铳的事情就交给毕爱卿和王爱卿去做了。
由毕懋康督促制造司和火器司各打造出三千把这三种自用火铳,交由兵部,由兵部送往辽东,一旦辽东当年觉得可行,则立即开始在整个大明列装。
另外,无论是工部还是皇家学院,对于火器的研制不能停止,朕不久就会从西洋购进大量的重炮,到时候礼部挑选几门,直接交给工部。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