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明朝海禁令的争议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361章 明朝海禁令的争议(第 4/4 页)
紧接吴宗达也站了出来,对崇祯说道:“启禀皇上,臣也支持马大人的意见,臣主管礼部,近年来,礼部应皇上的要求,同西方诸国交流甚多。
臣在他们身上明白了,此等蛮夷缺乏圣人的礼教,前面一套背后一套,要想让他们屈服,就要打败他们,这样他们才会尊重我大明。
只要朝廷能够击败荷兰人,那么是否解禁海禁令,都在大明的控制当中。”
“皇上,老臣以为不妥,战事一起,劳民伤财,到时候受苦的依然是东南沿海的百姓啊!
朝廷户部空虚,在加上迁民之策正在进行,一时间哪里来如此多的钱粮?臣主张此事当以议和为主,如若荷兰人依然犯我海疆,朝廷再以重兵攻之。”这时老臣李标站了起来说道。
可以说,如今的四人,都是崇祯精心挑选的,先不管他们能力如何,就是性格也绝不是怯弱之辈。
在加上朝廷对外战争的屡战屡胜,可以说,此事无论是武将还是文臣,大有一言不合就开干的情况,但是李标这等老臣还是对于大明的整体情况比较了解,所以并不主张第一时间用兵。
“王洽,你那?你是兵部尚书,你认为当战还是当和?”崇祯将目光看向一直沉默的兵部尚书王洽。
王洽此时已经思考了良久,听到崇祯的问话之后,当即站了出来。
“皇上,臣以为无论是战还是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朝廷是否做好了海禁令解禁的准备?
一旦海禁令解禁,朝廷是否可以掌控整个东南沿海,要知道之所以海禁令的出现,就是为了防止海盗和倭寇的袭扰以及掠夺还有就是商人的走私。
如果朝廷可以掌管整个东南沿海,到时候将这些问题全部解决,那么海禁令便可以解除,可是如果朝廷不能掌控的话,恐怕。。。”
王洽的话说的很明白,这也是崇祯组建大型水师以及远洋海军的目的,海上贸易可是一块大肥肉,明朝要是能够吃上一口,那可就能解决财政问题,甚至可以在日后同列强争霸。
就是想到了这一点,再加上王洽所说的,崇祯才迟迟的没有解决海禁令的问题。
刚开始的时候是朝局不稳定,崇祯的经历都放在了北方,对于东南沿海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是如今北方无论是鞑子、鞑靼人、蒙古人还是乱军,都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只要自己按照计划一步步的剿灭他们就可以了。
至于东南沿海问题,崇祯本来打算等造船厂投入建造之后,利用从西方购买的战船,在北方组建出登莱水师、东海舰队。南方则组建长江水师和南海舰队二支,共四支舰队来控制整个大明的海疆线和内陆长江线,然后在各地开启海上贸易,朝廷以此来收取大额关税。
至于往外走的舰队,则以后再说,因为光着四支舰队现在看起来,都不知道需要多少年那。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