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京城之变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379章 京城之变(第 2/4 页)
一夜过去了,第二天一大早,由军机处李标组成的审案团队,开始了对袁崇焕的审问。
由于崇祯并没有下旨罢免袁崇焕的官身,所以在刑部衙门中,袁崇焕依然是神色自如的坐在了大厅当中,看着眼前一个个超过自己官职的朝廷大员。
崇祯对于这场的审问早已定下了规矩,再加上袁崇焕并没有什么抗拒,按照崇祯的吩咐,将这件事的前因后果说了出来,经过了一天的详细问询,审问就此结束了。
审问结束的如此之快,就是审问的众多官员也是没有想到,毕竟像袁崇焕这种大官,一般没有个十天半个月是审问不了的。
有的甚至都要审问达半年几年之多,供词记录完毕,众人也是不敢定罪,被当即送往了乾清宫,袁崇焕这种封疆大吏是要崇祯来亲自定罪的,余下的官员只有判罪的权利,最后还是要崇祯来决定。
当然了,明朝的御史也有上奏反对的权利。
供词被送到乾清宫之后,这件事很快便被崇祯给定了下来,罢免袁崇焕的湖广总督衔,调其前往河套地区,担任内蒙古省的巡抚。
这样算是一种流放吧!毕竟满朝文武大部分还是不愿意前往内蒙古这等蛮夷之地的,再加上目前的整个内蒙古地区,只有西边阴山大漠至纳入沙井地区到了大明的正式掌握。
沙井以东的草原地带,虽然依旧在明军的掌握中,但是明军同察哈尔大军的争夺还没有结束,双方虽然没有爆发大规模战争,但是小规模的对抗却一直并未结束。
宣大府的满桂以及太原府的张世泽都在寻找察哈尔部的大军,寻求双方的大决战,只要胜利了,明军便可正式入主整个内蒙古地区,随后继续向北,越过瀚海,剑指整个外蒙古草原。
虽然现在是海上霸权,不过崇祯可知道,蒙古地界可是拥有很多矿藏的,而且未来最起码二百年内陆地作战,拥有一支战斗力卓著的骑兵是非常有必要的。
面对崇祯对于袁崇焕的处罚,朝廷内,虽然还有一些人不满,但是随着大多数人的默许,这件事也算是结束了。
时光飞逝,大雪再次降临了北京城,大雪对于古代的人们也就意味着,忙碌了春夏秋季节的人们,开始了一年中难得清闲的日子。
一年的吃苦受累,也只为了这个冬天能够呆在家中,吃上几口热食罢了,特别是北方的冬天,比南方的温度低了很多,人们也不得不呆在家里。
稻米、白菜、萝卜成为北方民众冬天赖以为食物的东西。
大雪下下停停,十一月很快便要过去了,本来崇祯以为这个年头就这样过去了,但是没想到整个北方却是再起波澜,一时间朝野慌乱了起来。
十一月二十八日,天刚刚一亮,北京城的人就冒着大雪冲出了家门,纷纷跑到北京贩卖粮食的商铺,大量购买粮食,一时间造成整个北京城粮食价格大为增幅,由原来的一两银子一石,直接上涨到了一点五银子一石。
这让整个京城的官吏有些摸不着头脑,要知道从崇祯五年开始,虽然北方连年旱灾,但是崇祯已经下令在北方各省修建大量的粮仓。
朝廷再通过水路,从南方和海上购进大量的粮米储存在这些大粮仓中,用于平稳北方粮食的价格,直接将粮食的价格稳固在了一两银子一旦。
为了防止有些商人囤粮居高价钱,朝廷为此没少杀这些北方的粮商,这才稳固了整个北方的粮价,同时也促使了北方虽然发生了很多旱灾,但是流民四处窜逃的事情却少有发生。
毕竟这些人现在种植的基本上都是番薯一类的东西,就算是遇到旱灾,也不至于颗粒无收,再加上朝廷盐巴、粮食价格的稳定,这些人只要在家还是能活下去的。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