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说客(为盟主小龙V加更)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三十四章 说客(为盟主小龙V加更)(第 1/4 页)
“跑什么跑?看不到庄稼要收割了吗?回去,勿忧!”襄阳县野外,一名夏军小校拦住了欲乘船跑路的农人,道:“武人打仗,关你们甚事?回家待着。”
大驿道之上,两万余威胜军步卒正在快速行军。
他们用眼角余光看着田里即将收割的稻谷,很是神奇。
灵夏亦有稻,但很少。军中发给大家的米,一般都是粟米。粮行挂出的所谓“米”价,也是指粟米的价格。
山南东道八州之地,以稻麦轮作为主,夏收小麦,秋收水稻,农获较丰。
在这些州县里边,襄、唐、邓三州大概是开发程度最高的。
唐州有“马仁陂,在县(比阳县)北,灌田万顷。”——能灌田万顷,水量必须要足够丰沛,夏州开一渠,只能灌数百顷、千余顷,水量不够,没办法。
襄州有长渠,“引鄢水灌田,田皆为沃壤。”
山区就比较落后了,均州与金、商一样,刀耕火种的比例很高,耕作技术非常落后,与山南西道的巴南诸州比较类似,蛮、獠众多,民间信巫鬼,风气与汉地差异不小。
郢、复等州,开发得也不错。但潜力完全没有发挥出来,原因无他,人口太少。
但土地众多,水量丰沛,只需整饬一小块地方,灌个万把顷地,就能养活全州百姓了。
可真是一块好地方啊!
折宗本骑在战马上,以他处理政务的经验而言,这里发展的潜力极大,但需要花费巨大力气开发整饬。
之前请教了一下幕僚,得知“汉南诸郡,常患江水为灾,每至署两漂流,则邑居为垫。”
不过那是百年前,现在看来,情况好了很多。至少有部分地方的水利设施完备起来了,如果继续开发的话,焉知不是一块钱粮重地?
户口增多以后,就继续向外开发,乡里村落渐渐变多,感觉比关中更有前途。
不过还是老问题,南方人太少了,不如关中、河南、河北稠密。
“派往宜城县的使者回来了没有?”折宗本扭头问了一句。
谷城令敬道一夹马腹,马儿飞快地奔了出去,他吓得面如土色,大呼小叫。
军士们轰然大笑。
两名骑手一左一右追了上去,忙活一番后,拉着敬道的马缰回来了。
“回折帅。”敬道喘了口气,脸上满是后怕的表情,只听他说道:“尚未回来。”
使者是他派出的,敬家老仆,经常参与机密之事。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