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盖牟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四十六章 盖牟(第 1/ 页)
“下次可不可以乘船前往鸭绿府?”乌骨江畔,邵嗣武突发奇想,问道。
从安东府开发最早、人口最多、相对最繁华、交通最便利的旅顺县出发,乘船北上,岂不比陆路行军快多了?
船只的速度,是你陆路行军的四五倍,消耗还极小,一路北上,还不用担心敌人偷袭、设伏什么的,岂不美哉?
“殿下睿智敏达,末将佩服。”平海军使赵宗晦谄媚地说道:“只需遣人查探沿途水文,记录风向、洋流,多试几次,应该能成。”
话说国子监刚刚设立了航海科,招收了十多名学生,都是从数学、工学那边转过来的。此科是圣人降旨钦建,并参与了第一套教材的编纂。
圣人对航海科的喜爱是人所共知的,他甚至亲自固定了多个术语,比如“洋流”、“航速”、“海里”等等。
摸清楚近岸洋流的走向、速度,是平海军一直在做的事情,为此还牺牲了一些人。
在逆风的情况下,最好的航线就是顺洋流运动方向飘了。
洋流有快有慢,冷暖流交汇之处会形成渔场以及复杂的天气现象,这些都要慢慢摸清楚。甚至还要求平海军搞清楚近海有几个渔场,每年渔汛大概在几月份。
最好弄清楚这些鱼在哪片海域产卵,鱼卵长成后,又是到哪片海域生长、活动,每个渔场数量最庞大的是哪种鱼,靠渔网能不能捕捉,抑或要靠钓?浅水鱼、深水鱼、冷水鱼、暖水鱼的概念也提出来了,都要慢慢摸清楚——如果可能的话。
海洋,同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牧场。如果不是冷藏技术限制的话,这可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蛋白质补充来源了,可以减少粮食的消耗——尤其是冷水海鱼,因为个头大、产量高、脂肪含量高,并不像澹水鱼那样不顶饿,还是很有价值的。
大夏邵圣现在醉心于参与各种教材的编纂。每日三点一线,非常规律:甘汤院玩弄人妻——观风殿听政或丰富教材内容——甘汤院玩弄人妻,实在是天下楷模。
“我现在觉得船是个好东西。”邵嗣武一脸兴奋地说道,心底还默默念了一句:如果没有海难淹死的话。
“殿下,是否该启程北进了?”符存审巡视完军营,走过来问道。
符存审虽然是事实上的主帅,但就名义上来说,他是都指挥“副”使,邵大才是朝廷任命的大军统帅。他场面上做得很好,不类一般桀骜武夫,是个有智慧的。将来不论朝堂风云如何变幻,符家应该都能安享富贵。
如今他们所在的地方叫乌骨城,乃高句丽名城之一,五部褥萨之一的驻地,自辽东进入高句丽王畿“平壤道”的交通节点城市。
简单来说,乌骨城是高句丽王都平壤的北大门,其得失关系到平壤的安危。隋代于仲文、唐代张亮都曾在此大战。
乌骨城即后世辽宁凤城东南的凤凰山城,坐落在东大顶子与凤凰山之间的峡谷中。城池被叆河及叆河支流环绕,形成了天然的护城河。山城南半部分利用凤凰山的悬崖为天然城墙,山低处及悬崖沟谷之间用楔形石块垒砌。
山城城周三十里,气势恢宏,“中旷阔,可屯十万众”。一直到后世,这座山城依然有部分残留,可见其坚固程度。
乌骨城在地理上属于渤海国西京鸭绿府辖下的桓州——当然,这也是他们扩张后纳入的,甚至在渤海国鼎盛时期,这里也不属于他们,但在国势江河日下的时候,反倒开疆拓土了,也是奇闻一件。
整个鸭绿府辖神、桓、丰、正四州十一县,治神州,即今吉林省临江市。
神州之西是正州,州治在今辽宁新宾一带。
神州之南为桓州,治高句丽旧都丸都城,即今吉林集安。
神州之北为丰州,州治在今吉林省靖宇县榆树川古城。
从四州十一县的地理分布就可以看出,在渤海国中期,南方靠海的大片土地并不属于他们。也就是在唐人势力逐步退走之后,他们才步步蚕食,一点点南扩,终于抵达了大海,甚至辽西一带。
直到契丹崛起,双方为这片唐人撤走后的无主之地大打出手,渤海国渐渐力不从心,最终不但吐出了这些开疆拓土得来的土地,连老本五京十五府、三独奏州也丢光了。
邵嗣武、符存审率军抵达乌骨城之后,就对这片曾经的唐土很是关注。
不过他们还有求于渤海国,暂时并不打算做什么,只是不断派出斥候,调查山川地理,绘制地图,为此还耽搁了不少时间,直到渤海国使者抵达后方才收敛了些。
“走吧,先至盖牟城。”邵嗣武说道。
说完,又对着身旁一人说道:“一路之上,还须裴少卿多加联络,提供粮草、伤药、箭失、车马。”
裴璆听闻,微微一笑,道:“好说,好说。”
渤海国执行三省六部制,即政堂、宣诏、中台三省,政堂省又辖忠、信、礼、义、仁、智六部。
裴璆之父裴颋历任文籍院少监、监,已经致仕——文籍院,相当于唐时的秘书省。
裴璆的仕途比其父还要顺遂。他早就是文籍院少监,数月前转任信部少卿——这个职务,相当于唐、夏两朝的工部侍郎。
至于为何派裴璆作为随军使者,其实也很简单。他就是渤海专业出使的外交官,文采上佳、口才便给。其父裴颋就两次出使日本,子承父业,在这个年代相当正常。
裴氏,在渤海国也算是书香世家了。
裴颋硕学通材,风仪甚美,擅长作诗。出使日本之时,日人管原道真曾以《夏日饯渤海大使归乡各分一字》、《见渤海裴大使真图有感》之诗相赠。
裴璆亦擅长写诗,且以辞藻华丽着称。
可惜这样一个人,竟然是主和派!勃海王将他派到夏军之中担任联络官,不是什么好兆头。
“那就启程吧。传令,击鼓!”邵嗣武穿着邵家一脉相传的大红色戎服,头扎抹额,左弓右刀,活脱脱邵树德年轻时的模样。
“冬冬冬……”鼓声连响。
乌骨城之中,军士鱼贯而出,上万步骑在江边列阵,威风凛凛。
“杀!杀!杀!”聚兵完成之后,军士们以槊杆击地,大声呼喝。
裴璆吓了一跳。
许是被这股浓郁的杀气所慑,导致飘逸澹然的形象受损,他微微有些不喜,用微不可闻的声音都囔了句:“粗鄙武夫。”
邵嗣武耳朵尖,听到了,但他没说什么,只是心中感慨:曾几何时,靺鞨可是野得不能再野的野人,凶悍耐战,怎么成这副样子了——靺鞨,古称肃慎,北魏称勿吉,唐称靺鞨,宋称肃慎或女真,或许后世之人从来没想到过,这个国家的中上层以诗书文章称道吧?还是在东北这地方,且对自己的血缘近亲野女真黑水五部非常鄙视,时常进剿,不断向北拓地,把弱鸡般的野女真亲戚一路赶到黑龙江两岸了。
不要打破他们的这种状态,千万不要。
大军出发之后,沿着长岭营州道——平壤道北行。
这是渤海国境内一条东西向的主干驿路,大致是从营州东行,至燕郡城,也叫义州城(今辽宁义县),唐德宗贞元二年所建,现已废弃。
燕郡城东南至汝罗守捉城,然后渡过大辽水,直趋安东都护府辽阳,全程五百里。
出辽阳东北行,经原盖牟州、新城至渤海国长岭府,全长八百余里。
这条一千三百多里的道路,渤海国曾经花费了大力气整修,主干道全程设二十四个大驿站,支线亦有小驿站,往来商旅众多。
长岭府至西京鸭绿府,亦有驿道,如今大军走的便是这条路了。
行走之间,符存审依然派出了大量斥候,散布在大军四周五十里的范围内。随军的渤海人看了,纷纷赞叹:在渤海国腹地内线行军,也这么警醒,不愧是大夏天兵。
七月二十六日,他们收到消息,龙武军使刘鄩迭经大战,屡败契丹,已进入辽阳城。
邵嗣武、符存审二人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龙武军若是没了,他们也只能退兵。
“晓谕全军,刘将军俘斩契丹五万,挺进辽阳,大获全胜。”邵嗣武吩咐道。
曹议金领命而去。不一会儿,全军八千将士热烈欢呼了起来——临出发前,留了两千步骑在乌骨城,以看守物资的名义。
符存审莞尔一笑。比起圣人,赵王殿下要更——浮夸一些。
渤海人也知道了。裴璆与随从们面面相觑,真的假的?
如果是假的,那么或许龙武军已经覆灭了,至少进展不顺,渤海国还出三万大军挑衅契丹,可就危险了。
如果是真的,渤海国好像也挺危险。
有了这个想法,裴璆也没就着壮丽山河写诗的心情了,暗中遣了两名随从,往地方州县报讯,再直报上京。
夏人自然不会管渤海人怎么想。受此消息振奋,大伙的脚步也轻快了许多。
二十九日,进抵盖牟州——即原汉代盖马县、高句丽盖牟城,唐攻占后改名为盖州,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盖州这个名字,位于今沉阳苏家屯区陈相屯镇塔山山城。
到了这里,大军就有两个方向可以选择了。
一是西南向至辽阳,二是折向东北,至长岭府河州(今吉林梅河口市山城镇)。
他们选择的是第二条路线。
盖因大军几乎都是步兵,骑兵只有千余,又乏大车,向西就是一望无际的辽西平原,去了怕是下场不妙。还不如继续在山里走,契丹骑兵不敢过来。如此先去河州,取得关键的补给,再图其他方向。
另外,如果实在要西进,也可在长岭府寻找工匠,打制车辆,做好前出的准备。
“王彦章!”符存审命令道。
“末将在!”
“你领两千步卒、五百骑卒、两千渤海夫子,携三月粮草,据守盖牟城,不得有误。”
“遵命!”王彦章踌躇满志,领命而去。
他的动作很快,不过小半个时辰,人员便挑选完毕。
骑兵都是他的老部下,归德军的步卒也很熟悉。随军的两万余渤海夫子之中,亦挑出了两千名看着比较精壮勇敢的人。
盖牟州同样处于半废弃状态,石质部分仍保留着,夯土的却已坍塌得不像样了。
但王彦章丝毫不担心,契丹人有本事下马来攻,跟你拼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契丹还真有可能过来攻打。
此城与辽阳,相距不过百里。如果刘鄩还守在那里,那便互为援应了。如果城池再整修完固,便是顶在契丹辽西腹部的两柄尖刀。
换你是契丹可汗,会怎么做?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