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伊本.哈桑的选择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二十四章 伊本.哈桑的选择(第 2/4 页)
独莫水(卡什卡达里河)冲刷出来的绿洲几有五十里宽,在绿洲上,除了城堡、村庄就是田野了,眼下粟特人种植的作物已经冒出地面一个月了,绿油油的煞是好看,但粟特人种植的都是旱地作物,若是逼急了哈桑大可将骑兵开进田野一走了之。
在独莫水流域,绿洲东面的山体那一侧就是识匿五国,眼下被大唐控制,哈桑自然不能跑向那里,何况,从那密水绿洲穿越大山通往识匿五国的道路只有一条,中间有一处险要的关隘,叫铁门关,眼下却是被大唐控制着。
若是被碎叶军追得急迫的话,他还能窜入绿洲西边的大山,那里的山势平缓,山谷纵横,作为长期在那色波附近盘桓的大食人来说,对于这里的地势非常熟悉。
但眼下他却不能这么做,因为此时的他已经得知那密水(泽拉夫尚河)流域西端的城池已经被碎叶军占据了,没准碎叶军正沿着这处山体里的山谷向东进攻。
于是他只能拼命往南跑,只要到了那色波城,依托高大坚固的城墙,以及城里足以支撑到并波悉林大军抵达的粮草和步军,完全能够反败为胜。
此时的他尚不知晓那色波城已经失陷了,还在做着美梦。
他绝对信任并波悉林。
此时的大食国,对于征服的异教徒地区,除了号召他们诚心皈依大食教,就好像他们在呼罗珊地区做的那样(这个地区的民众与波斯其它地方不同,民众对于大食教的虔诚不在大食人之下),而对于不愿意加入大食教或者勉强加入大食教的,他们也有办法对付他们。
这就是繁重的兵役!
否则,在多为荒漠的呼罗珊地区,并波悉林为何能在短时间召集起近五十万的大军?
用战争来消耗异教徒,进而消耗敌人,才是黑衣大食刚刚成立之时的不二法宝!
当然了,他们也知晓不能完全通过残酷教法来对待他们扩张路上遇到的任何人,在这个世界上,他们对两个敌人还是十分大方的。
一个自然是罗马人了,对于俘虏的罗马士兵、将领,他们都是礼遇有加,而对于另一个强大的敌人,唐人,他们同样如此对待,怛罗斯之战后,被俘的唐军实际上都得到了颇为不错的礼遇,读过书的人更是当做贵族一样对待。
否则也不会出现像杜环这样读过书的士兵(估计是录事一类)被俘后还被安排在地中海附近旅游、考察,最后还能乘坐阿拉伯人的海船回到大唐!
在任何时代,无论你信仰什么宗教,作为一股大的势力,自然就不能光考虑宗教,利益才是最主要的,其中对于真正的强者,那绝对是要高看一眼的。
扯远了,哈桑将大约五千步军放在后面,结成阵势缓慢撤退,除了作为诱饵吸引碎叶军攻打,进而为自己骑兵的顺利撤退创造机会外,未尝没有放弃这支步军的意思。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