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6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番外6(第 3/4 页)
算是某种意义上的善报。
可能是热汤入喉,茶酒过了三盅。
钟思第一个歪斜下来。他一手撑着地,一手捏着青瓷盏。在腾腾白雾里出了一会儿神,忽然道:“师父,我想起自己刚上山那会儿了。太因山大火……”
尘不到应了一句:“烧了十三天。”
那年太因一带突起山火,烧了整整十三天。山下的人大半殁于火海,余下的就成了流民。钟思是流民里最小的一个,不足四岁。
他其实已经不记得前后的事了,只记得有人把他送到了另一座山下,对他说:“顺着石阶上去,能活命。”
“师父居然还记得?”钟思有点讶异。
“提了就想起来了。”尘不到说。
他总是这么说,但闻时知道,他就是记得。
尘不到不爱记事,可当你聊起那些不知多久前的东西,他又总会接上一句。好像他只是瞥扫一眼,万事就过了心。
庄冶生于钱塘,三岁那年因为大病不愈,被弃置于观塘桥边。刚上山的时候又干又瘦像只猴儿,吃什么都长不了肉。足足两年才有了点孩子样。
卜宁故乡在青州,出身并不算糟,却受累于天生的那一点灵窍。有人说他是娘胎里带出来的疯病,也有人说他大了注定痴愚。他上山的时候是个晚春,看见满山鸟雀高飞的瞬间,眼里聚着光。
钟思是流民送来的,那时候尘不到正在太因山,送那一山的亡灵,偏巧错过。要不是常去山里的樵夫照应了两天,可能就没这个徒弟了。
而闻时最小,是他从尸山血海里领回来的,在山下养了一年。
上山的那天是冬月十六。他炉子上烹着酒,炉火烧得正红,外面霜雪裹满了山松。
……
尘不到其实哪件事都记得。
只是当初做这些全凭机缘天意,倒是从没想过,这几个徒弟会在这条长路上跟着他走这么久。
***
老毛收起炉火的时候,雪下了一阵刚停,月色朦胧不清,是雾一样的微光。
围坐于桌边的师徒众人站起身,理了理袍衣,前后出了门。
冬至天寒,又是祭祀的重节,他们今晚谁也不得闲。
闻时跟在尘不到身后迈过门槛,抬眸扫了一眼整座松云山,清清寂寂,像是少了一点什么。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