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战争迫近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一百一十八章:战争迫近(第 2/4 页)
这就足够了。
想到这里,卫鞅笑笑揭过了此事,正色对申不害说道:“得知申子此番前来少梁,在下特意前来拜见,想就你我两国与申子做一番商谈。”
说着,他有意瞥了一眼坐在主位上的李郃。
但凡有点眼力的人,这个时候就应该懂得主动避让,让卫鞅与申不害私下交谈。
然而李郃却没有这么做,故作不知地说道:“左庶长不必在意我,我少梁并不会干涉两国的邦交。我在这里,是为了确保申相在我少梁不会受到无礼的对待。”
『真敢说啊?』
申不害微微露出几许惊诧,不动声色地看向卫鞅。
出乎他的意料,卫鞅虽然有些不快,但居然没说什么,这让他叹为观止。
记得之前在坐船前来少梁时,他就亲眼看到了李郃以毫不客气的态度对待那些封锁河面的秦军,没想到今日对待秦国的相邦,这位年轻的李大夫居然也是这么硬气。
更关键的是,这位秦国的相邦居然对此毫无反应?
事实上,卫鞅当然不是毫无反应,只不过他拿李郃这种强硬分子没办法,也不想无端得罪罢了。
难道要弄得跟魏相公孙衍似的?
不,他卫鞅还是要面子的。
于是乎,卫鞅无视了在旁的李郃,与申不害谈起了秦韩两国结盟一事。
由于旁边有李郃这个强硬分子在,卫鞅也不好威胁申不害,只是反复提及秦韩结盟的种种好处,甚至表示,只要韩国愿意站在秦国这边,他卫鞅愿意代为奏请秦王,将宜阳以西的六座城邑归还韩国。
不得不说,即便申不害很清楚卫鞅的险恶用心,并不愿中了对方的离间计,这个条件也让他颇为心动。
事实上,曾经与魏国河东隔河相望的大河以南,即崤山一带,其实都曾属于韩国,但由于韩国连番在与秦国的战事中败北,以至于渐渐丢失了崤山一带全部的城邑,甚至于,秦国的军队一度打到宜阳。
宜阳当地有着韩国最大的铁矿,那可是韩国的命脉,因此韩国拼死保卫宜阳,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后,总算是保住了宜阳,但宜阳以西的六座城邑却仍旧被秦国所夺。
此后韩国便在宜阳驻扎重兵,以确保这座城邑以及当地全国最大的铁矿不会被秦国所占,倘若今日接受卫鞅的条件,拿回崤山东部的六座城邑,虽不能彻底解除秦国对宜阳的威胁,也能极大缓解宜阳的处境——至少宜阳不再是两国征战的前线。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