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四方会谈(三)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一百九十六章:四方会谈(三)(第 2/4 页)
虽然魏卬没有说完,但瑕阳君还是听懂了前者的意思,轻叹一口气说道:“所幸割让皮氏已成定局,想来公孙衍也明白此事再无转机,应该不会再做干涉,我等先促成和谈,待回国后,再想办法劝说大王……”
魏卬、惠施纷纷点头。
问题就在于,其他事都好说,但安邑的归属秦魏双方仍无法达成一致。
见此,魏卬开口道:“不如我去找卫鞅谈谈,此前他在公叔相邦门下任侍臣,我与他交情不浅,或能劝服他让出安邑。”
瑕阳君听罢沉思了片刻,摇摇头说道:“安邑所处紧要,可威胁到王峘山陉,虽公子与那卫鞅昔日有交情,恐怕他也未必会答应……这样吧,让惠施陪同公子一同去见卫鞅,若卫鞅不肯答应,我便去请申不害出面,韩国一心想要平衡我魏秦两国,如今河东我魏国势弱,申不害应该会出面相助,只要我魏国给予韩国一些好处。”
“好。”魏卬与惠施点头表示赞同。
于是,魏卬带着惠施去拜见卫鞅。
正如瑕阳君所断言的那般,卫鞅虽然与魏卬有旧情,但岂会为了昔日情谊让损害秦国的利益,毕竟安邑的位置十分关键,况且又是繁华的大邑,哪怕秦魏两国是暂时休战,卫鞅也不愿将安邑归还。
于是,惠施出言暗示:若卫鞅不肯看在与魏卬的交情上留情,那么他们只能请申不害出面了。
听懂暗示的卫鞅心下暗恨,但也无可奈何,毕竟他秦国的现状,实在不敢让韩国亲自入场。
最终,他答应归还安邑。
安邑的归属决定之后,四方会谈的协定框架就算基本建成了,剩下的只是一些零碎的事宜,比如说换虏。
抛开河西战役不谈,单单在河东战役,秦军前前后后抓到了魏军不少俘虏,共计有个两、三万;而魏军也抓到了秦军不少俘虏,比如说在曲沃之战中毅然断后的秦将王奋及其麾下秦卒。
而少梁这边魏军的俘虏更多,单单合阳一战前后就有两万魏军俘虏,随后还有昌佰军四千魏武卒,以及在汾阴被李郃与秦将王响击破的周杼军数千人。
魏国想要赎回这些俘虏,除了交换俘虏,就要给予额外的补偿。
秦军这边好办,被俘与俘虏的人数基本相当,关键在于少梁,此战少梁仅伤亡弩兵三四千人,基本没人遭魏军所虏,可手中却握着接近三万的魏军俘虏,甚至其中还有四千魏武卒——想要换回这四千魏武卒,魏国显然是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十月初七,在四方会谈基本达成协议的次日,公孙衍、魏卬、惠施一同见了李郃,商讨迎回俘虏一事。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