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借贷之事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二百零七章:借贷之事(第 2/4 页)
在一番辩论后,李郃当年成功地说服了以墨践为首的梁墨弟子,使他们默认了‘私有’的存在,同时诸梁墨弟子也意识到,井田制的瓦解乃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而与井田制类似的‘配给制’,也终将在某一日瓦解。
可能是三年,可能是五年,随着少梁度过物资缺乏的艰难时期,逐渐变得繁荣,最初满足于配给制的军卒与百姓,终究会逐渐不满于这种制度。
虽然目前暂时还未出现这种迹象,但李郃认为他少梁应该逐渐做出改变了,慢慢取缔配给制,采取一种更为灵活的社会分配方式。
这个新的分配方式,就是俸禄制。
军卒也好、工匠也好、渔夫也好,由国家为国内大多数工种、职业制定不同程度的酬劳,最尽可能地在保证平等的情况下寻求公平,既不放弃大多数普通人的利益,同时也照顾到少数杰出者的利益。
问题在于,用俸禄制取代配给制,无可避免地会迅速出现一大批‘私有’。
比如郑侯、华贾等将领的俸禄,他们的俸禄肯定远远超过一家人的生活所需,倘若少梁用粮食代替俸禄,那么一年半载之后这些人的家中就会堆满粮食,而一般普通百姓,可能仅仅只能获得生活所需的粮食,这就会造成一部分资源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除非少梁开放市场,允许自由买卖。
开放市场、允许自由买卖并不难,东梁该建其实就是开放市场的预兆,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少梁没有本国货币,此前流通在少梁的货币,基本上都是魏国的铜钱。
而要开放市场,铸造本国货币是必须的。
当然,铸币本身并不难,墨造局的巧匠们很容易就能铸造出少梁本国的货币,关键在于这些铜钱铸造出来后,没有与其挂钩的物资——倘若说铸造一大批钱,结果流通在市面上的钱却买不到东西,这会导致什么结果李郃再清楚不过。
那么,能否从哪里得到一大批物资,使少梁能按照其价值铸造一批钱,推动俸禄制逐渐取代配给制的进程呢?
齐使田忌的出访,让李郃瞄中了那个殷富的东方大国,齐国!
周国分封的百余个诸侯国,到今日只剩下十几、二十几个国家,其中齐国绝对是最繁荣、最殷富的国家,早在管仲担任齐相的时候,齐国就确定了农、工、商为国之三宝,大力发展与周边邻国与地区的贸易,‘天下之商贾归齐若流水’、‘齐冠带衣履天下’,这些说的都是齐国。
这个殷富的国家,完全有可能为少梁提供一笔借贷,而且是一大笔借贷,只要他少梁能够说动齐国。
“可……如何说动齐国呢?”
在听罢李郃讲述后怦然心动的范鹄皱眉问道,因为他苦恼地发现,他少梁根本无法为齐国带去什么利益,既然如此,齐国又岂会大力支持少梁?
“有的。”
李郃正色说道:“我少梁能让齐国获利,地处于秦魏两国之间,这对于我少梁既是险阻,但同样也是机遇。”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