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节 资本农业设想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一百七十八节 资本农业设想(第 3/4 页)
但掌权的人真的去做,还真有实现的可能。岭南王为了开发岭南,一旦生了邪念,谁知道会造成什么后果。
他可以让战争迁延日久,不断从荒林里俘虏南蛮,虽然不能蓄奴,战俘还是可以用的,只要仗不打完,岭南王完全可以合理的使用这些劳动力。更狠的是,不停要求朝廷增兵,借口屯田,利用军队开发岭南。
到时候岭南肯定收益,但中原要荒芜了。
金川郡主认真思考了一番,叹了口气:“可惜这场仗不可能持续太久。”
她竟然真的想过这种可能!
“我倒是真有一个主意。”
刘知易进行各种推论之后,理出了一个可行性办法。
“说说看。”
金川郡主随口道。
如何治理岭南,王府养了那么多门客都毫无办法,她也不太相信一个太学生能提出什么好的建议。岭南的死穴是人口,朝廷阻断了人口迁徙,靠岭南自己繁衍,需要时间。没有人口,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刘知易道:“我听说岭南人并不喜欢种粮食。何不让百姓听其所好。”
岭南不缺土地,尤其是条件良好的平原沃野,自然就不会缺乏粮食。可种粮其实并不是一个最经济的产业,粮食很重要不假,可在大多数时候,粮食都是平价物品,甚至可以说贱价。一个社会能承担的起黄金钻石价格高出天际,绝对承受不了粮食价格翻上几倍。
岭南官府为了让老百姓种粮,采取了行政措施,规定每家每户都要种植谷物,规定每十亩土地,必须有九亩耕种五谷,只有一亩可以耕种其他作物。这种政策,让刘知易联想到明朝时期,朱元璋为了推广棉花种植,规定“凡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棉各半亩,十亩以上倍之,又税粮亦准以棉布折米。”
明朝老百姓有五到十亩土地的,都必须种植半亩棉麻等经济作物,结果棉花种植在明朝快速推广,很快成为世界最大的产棉国,老百姓也终于开始穿上了廉价的棉布。
岭南的政策恰恰相反,为了保证粮食种植,强制绝大多数土地都必须耕种粮食。少部分允许耕种其他,大大制约了岭南土地的经济属性。常年粮食过剩,其他物产稀缺。
事实上,在同等劳动力下,种植粮食,远远比不上种植经济作物收入高。
金川郡主当然知道,让岭南老百姓去种植一些其他作物,尤其是中原地区无法种植的甘蔗、染料等,收入更多。可如此一来,岭南的粮食就无法保证,几百万人谁来养活?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