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一触即发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二十七章一触即发(第 2/2 页)
这正是欧阳云所处的那个时空里赫赫有名.产生极大历史影响和意义的“一二九学生运动”.它本应在冀察政务委员会成立以后才爆发的.现在之所以提前.或许跟当前的华北局势有关系.当然.其中也不免一些“别有用心”者的作用.比如说学兵旅里的那些毕业于这些高校的学兵们.
请愿团的组织分工很严谨科学.共分为监察、救护、交通、宣传四组.各组均置领队员与副领队员.规定如遇军警阻拦.由领队员出面说服.如遇殴击.则领队员应坦然接受.死伤不避.领队员倒仆.副领队继出.大队队形不散.男校学生写标语.印中英文传单.女校学生练习绷带扎缚与急救止血方法.
请愿团之前的工作进行得很隐蔽.当然.这也许和日本特务机关和国民政府当局及29军决策层忙于实施应付“华北自治运动”有关.
何应钦率熊式辉、何竞武是与秦德纯一起抵达北平的.因为此行有秘密任务.他们并沒有高调亮相.抵达北平以后.何应钦一行第一时间接见了顾恋云.从她口中证实了任丘油田的存在.他便立即召宋哲元进见.
宋哲元沒想到他來得这么快.第一反应是“他又來干什么”.然后对秦德纯和萧振赢说:我不想见他.便躲进西山.进颐和园休养去了.临行前.他请萧振赢转交一封书信给何应钦.请他全权处理华北事宜.
何应钦急着见宋哲元.一是为了石油.希望宋能理解中央苦心.将学兵旅让给51军;另一方面正是为了法币改革大业.
宋避而不见.他沒有办法.只得对秦德纯、萧振赢做工作.一方面大肆肯定宋守职苦撑.不屈服他人.绝对听命中央.对外毫无秘密协定;一方面将中央的苦衷和良苦用心一一加以说明.希望他们能够说服宋服从大局.一致对外.
何应钦在居仁堂接见完秦、萧二人.任命秦为新一任北平市长(这或许是老蒋一贯的拉拢伎俩).立刻由顾恋云带路赶往任丘学兵旅营地.当面对李铁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暗示中央已经秘密处置了欧阳云.希望他认清形势.切莫站错队.李铁书最担心的事情成了现实.心中的怒火无法言表.表面上唯唯诺诺.暗地里却让陈师昌等人和“十校自治会”联系.将何再度担任华北行政长官并负责和日本人再次谈判一事捅了出來.“十校自治会”之所以要组织请愿团.可以说大部分原因盖由《何梅协定》引起.何应钦此举无疑火上浇油.于是.请愿团的游行示威活动提前爆发了.
请愿团并分两路.一路直扑何应钦的居所居仁堂.一路扑日本大使馆.结果途中经过府右街.与日本人组织的请愿队伍相遇.就有了上面的一幕.
请愿团发动突然.北平军警和29军驻军措手不及.双方屡有相遇.结果.在游行队伍领队员不还手不避让的情况下.军警还有诸君皆被感动.游行队伍在数个领队员被打伤的情况下.顺利的通过多个管关卡.队伍越來越壮大.浩浩荡荡的向两个目标所在地进发.
就在北平发生**示威活动的时候.天津北郊.张自忠的警卫营和日本华北囤驻军的对峙已经进入了第二天.29军中.如果单论抗日决心.38师将士无疑是最坚决的.这从战士们坚毅的表情上可以清晰的看出这一点.29军的装备在华北诸军中.原本是最差劲的.但经过宋、熊密会后.得到了中央拨款.现在已经鸟枪换炮.士兵们普遍装备上了中正式.班排军官则使上了驳壳枪.警卫营作为张自忠的嫡系.装备又强了许多.在此基础上.每班两挺捷克造轻机枪.每排两挺马克沁重机枪.班排长配备的都是德式冲锋枪加驳壳枪.警卫营如此士气和装备使得华北囤驻军如临大敌.他们不仅出动了一个精锐的步兵联队.而且连炮兵联队也拉了出來.
双方荷枪实弹摆开阵势.枪对枪.炮对炮.两方刚刚开挖出來的战壕最近处只隔了二三十米.在里面说话声音稍微大一点对方就能听到.
中日双方这样的阵仗引起了多方关注.像英法两国.就分别派出了军事观察员.远远的盯着.同时集合起了队伍.生怕城门失火、殃及鱼池.
一个疑问盘旋在人们心头:中日两国真的会因此再次打起來吗.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