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鲜卑,鲜卑;人心,人心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二十九章 鲜卑,鲜卑;人心,人心(第 3/4 页)
傅咸脸上,如罩寒霜,“杨文长此举,‘荒唐’二字已不足形容了!念枕,你是答应过我要‘切谏’于他的!你……你到底谏过没有啊?!”
语气措辞,形同质问。
蒯钦并不生气,“长虞,你先莫急——先请茶。”
略一顿,“我当面问过杨文长的,他一口咬定,这件事,不是他的首尾——说到后来,动了意气,简直是赌咒发誓的模样了!”
傅咸冷笑,“哪个能相信?”
“惊马奔车,仔细推敲,真正非背后有大势力不能为!除了杨文长,何云鹤还能有什么大势力的仇人?他简在圣心之前,不过一寒庶白丁耳!就算得罪过啥人,也不过市井龃龉!如何有能力以此手段修怨于他?”
“你说的都对,长虞。我的看法是,事先,杨文长确不知情——这件事,应该是他下头的人自作主张。”
“嗯?”
“我很怀疑他那个主簿——朱振、字显扬的。”
“只要是太傅府的首尾,他事先知情也好、不知情也罢,有什么区别?”
“……也是。”
“唉!”傅咸击案,“本朝何曾出过这种事情?莫说本朝了,就是前魏——”
“彼时,曹氏、司马氏,你死我活!连云龙门之变都逼出来了!但就便云龙门之变,那也是明刀明枪!曹氏也好、司马氏也好,何曾做过如此下作、龌龊之事?!”
“杨文长——他真是一点规矩都不要了!”
蒯钦苦笑,傅咸说的,都是本朝的大忌讳,可知确是激愤在心,难以自抑了。
“考诸于史,若非乱世,这种事情,只有前汉的梁孝王武做过——杨文长同今上的情分,能跟梁孝王同孝景帝比?!”
“还有,梁孝王毕竟是有大功于国家社稷的,杨文长呢?!”
傅咸口中的“梁孝王武”,指的是汉景帝一母同胞的幼弟刘武。
七国之乱,梁国当吴楚联军之正面,咬牙苦撑,挡住了吴楚进军关中,并为周亚夫的战略迂回争得了时间和空间,实实在在,“大功于国家社稷”。
正因为有了这桩再造乾坤的大勋劳,刘武起了觊觎大宝的心思;而窦太后偏爱小儿子,一力支持,逼景帝兄终弟及。
景帝难以出口相拒,乃以访诸大臣,袁盎等皆曰“不可”。
刘武大恨,竟然遣刺客杀掉了袁盎及他议臣十馀人。
这桩泼天大案的结局是:
预谋的羊胜、公孙诡自杀,刘武将他俩的尸体交给朝廷;他本人因为特殊的身份、勋劳以及最重要的——窦太后的“哭救”,最终免于国法。
但也从此断了“兄终弟及”的可能,不数年,忧惧而薨。
傅咸的话,蒯钦没法子接口,只好偏转话头:
“何云鹤也有趣,找了两个鲜卑人做护卫,出入相随,不离左右!而且,两个护卫不着华服,还是一身鲜卑打扮——突骑帽、辨发、左衽、窄袖、羊皮袴!”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