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 **十足的任务奖励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788章 **十足的任务奖励(第 3/4 页)
一直以来,基地唯一让李岚困扰的只有效率两字,别看现在全世界其他国家建造军工业速度都很慢,一架飞机和坦克,都要很久。
但不得不说的一件事情是,这是在各国都考虑到非战争情况下,保持军工企业的最低限度,以降低军费的消耗,也保持军工业的技术和锻炼熟练工人。
一旦爆发战争,要是国家机器以战争模式运转起来,到时候便会是另外一种景象,到时候也就不是钱不钱的关系,而是各种资源优先向军事靠拢,到时候生产飞机坦克和军舰,可就没有考虑到经济民生,而是以打胜仗,有多效率就必须多效率。
这种效率爆发出来的能量,将是难以估量的,为什么说真正潜力,这就是战争潜力,一个国家的工业和技术的积累,到战时可以爆发出多少力量。
就好像俄罗斯,别看现在的俄罗斯很多都是老式装备,但那是考虑到俄罗斯的经济,慢慢的生产新式装备,培养士兵的操作,也逐渐替换老装备。
要是到了战争时期,那就不是几天下来一辆主战坦克了,而是一天下线几十辆乃至于上百辆坦克了。
美国也是如此。别看现在的美国超级航母只能够纽斯纽波特造船厂生产,但要知道这个工厂已经培养了多少工人。到了战争时期以美国的工业能力,可以随时搞出多座可以建造超级航母的造船厂。加上雄厚的熟练工人储备,就算同时开工多艘航母,也一点都不奇怪。
其他国家也是如此,别看很多新装备都很少大规模的装备部队,那都是考虑到和平时期没有必要花这样的钱,只是让士兵适应一下,学习一下如何操作,很多生产出来的新装备也都是就地封存。等到战争的时候,这些装备仓库一打开。再征召那些退伍的士兵入役,便可以迅速的武装起庞大的军队。
而这些,说句难听的,索马里一点都不具备,而这也是李岚为什么使劲想要发展索马里工业的原因,毕竟基地先进毋庸置疑,但是效率确实难以入眼。
就以征兵来说,哪怕是在复制工厂的加强下,基地一天可以征召两百个士兵。一年下来也才七万,一旦爆发全面战争,这点兵力只能算是杯水车薪。
就以韩国的兵役制度来说,一旦爆发全面战争。武器库全部打开,马上就可以武装起数十万的受过军事训练的部队。而索马里则会面临一个很尴尬的局面,没有人!
为此李岚也十分想要加强卫戍部队的预备力量建设。可这毕竟是一条漫长的道路,而且卫戍部队的战斗力。确实不行,到时候就算真的迫切需要卫戍部队的帮助。那也几乎是炮灰的存在。
诸如那些轻松可以达到百万兵力的国家,全世界也是数不胜数,但索马里却没有排上名次,也就更别说看随便武装起千万部队的中美俄等国,战争潜力的恐怖,将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
就连印度也不是随便一个国家就可以欺负的,哪怕这个国家没有完善的工业体系,但是所有人都相信,印度必将是未来最具大国潜力的国家,将会成为继中华之后的新兴大国。
原因只有一点,那就是土地和人口的潜力,印度只要彻底完成了国家工业体系的建设工作,拥有十亿人口的印度,足以压倒全世界除了中美俄三国外的任何国家。
可无论是人口还是土地,索马里并没有任何出彩的地方,唯一让外界忌惮的是,索马里那神秘到极点的工业,还有那些让对手无比头疼的士兵。
没有了这两点,就算李岚真的是神明转世,也不过是别人的一盘菜,啥都不是。
对比全世界所有的国家,索马里的是幸运的,因为有基地的存在,但基地也有很不幸的一点,就是根本不具备全面战争的潜力。
无论是发展的速度,还是生产的效率,就算将来能够提高,也只是一倍,这根本于事无补。
所以当李岚看到任务的奖励后,根本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这是个诱惑力十足的蛋糕,要是这个奖励放到人员大项上,再结合复制工厂的特殊效果,那一天就是四百多个精锐战士,一年下来就是将近十五万人。
如此一来,李岚也才有办法拉近和各国战争潜力之间的差距。
如果是放在建筑单位上,那效果也不差,首先是建立资金回收的效率会提高一倍,只需要半年多的时间,就可以达到原本需要一年多来完成的资金回收计划。
而对于其他建筑的建造工作,也会加快各种武器单位的建造效率,对比之下,也可以全面提高基地的武器单位生产效率。
然而,收获也是和付出成正比的,这个任务的难度,也是难以估量的。
因为在索马里周围存在的北约军事基地,并不是几个的问题,而是哪怕只存在一个基地,北约方面也绝对不会撤出的事实。
更别说目前的情况是北约方面极力想要拓展他们在非洲的影响力,说不定过一段时间,北约的放到系统就要进入非洲了,到时候就要摆在索马里的家门口。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