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正本清源!(我叫加更)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511章 正本清源!(我叫加更)(第 2/4 页)
当年日本在被陈启民打败之后,并没有立刻就屈服。
他们还曾经想过要“师华长技以制华”,所以便向中国派遣了大量的留学生,希望能从中国的身上找到强国的方法,然后再超越中国。
这就是所谓的“遣唐使再临”。
可是!
这个行动让陈启民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改造日本的机会。
不知有没有人好奇过一个问题?
同样是大中华圈之中的国家,为什么像越南、朝鲜这样的国家之中就没有诞生所谓的“武士”文化和什么“工匠”文化?
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因为日本仗着自己跟中华的联系并不特别紧密,所以对中华文化做了一定的选择性学习和篡改。
中华文化有一点是其他文化都没有的。
这一点可以用两句名言来体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和“习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简单来说,在中华文化之中百姓是可以通过努力来完成自身阶级的跃迁的。
虽然这很困难,尤其是在士族地主阶级当道的年代,这种跃迁很难完成。
但是随着科举制度的逐渐完善,这种难度在不断降低。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出现类似明朝中后期那种,江浙地区的商人和清流达成了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垄断了精英教育,让江南地区的平民百姓再难接受好的教育,使得教育和科举成了有钱人把持的游戏。
但是在唐初之后的大部分时间,百姓实现阶层跃迁的难度是在不断降低的。
这种趋势在同为大中华文化圈的越南和朝鲜也有一定的体现。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