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7章 北约印度洋舰队最大危机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1527章 北约印度洋舰队最大危机(第 2/2 页)
花费巨大代价的摇杆卫星,原本还让五角大楼有点肉疼,但是现在,剩下的只有庆幸。
此刻的北约印度洋舰队,已经陷入了苦战之中,如果让这些导弹得逞了,那情况就将更加的悲剧。
“预警卫星开始进行导弹轨迹测量。”
在射的导弹被锁定之后,天基红外预警卫星现红外辐射时先要根据红外特性分辨出其波长范围和特性,进而推断其温度甚至推进剂种类,据此分析分辨出目标的类型(如弹道导弹或者运载火箭),然后测量目标的矢量度。
由于采用红外探测器,观察到的导弹轨迹是一个个连续的点,所以必须积累足够多的数据才能判定目标轨迹,美国天基红外系统卫星的扫描型红外探测器扫描周期为1秒,也完全可以在1o秒钟内能够完成导弹轨迹测量。
但是用红外设备测量弹道导弹的轨迹,必须2-3颗卫星在不同角度同时观测才能得出三维空间内的弹道,单颗卫星只能得出一维平面上的投影,而融合其它预警卫星的观测数据不可能由预警卫星自行完成,必须经过地面控制站处理,所以这时候得出的导弹轨迹缺乏弹道高度与倾角,仅仅是弹道在平面投影的度矢量,而不是导弹的真实度矢量,因此无法预测导弹的打击目标。
此刻美军在印度洋上,也就一颗同步卫星,如果是在远东或者是欧洲以及太平洋,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一现卫星之后的十秒内,就能够计算出导弹攻击的大概目标,但是在印度洋这里,几乎可以说是没有办法。
“马上将信号传递给战区内的联合战术地面站、澳大利亚的海外地面站和美国本土夏延山的的北美防空防天司令部、美国航天司令部预警中心,进行数据融合与处理,以最快的度确定其弹道。”
五角大楼内,反导指挥中心,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快的将预警卫星得到的数据,分到每一个数据站,让更多的卫星来对导弹弹道进行计算。
弹道导弹的抛物线轨迹,其水平加度是一个累积数据的平均值,必需有一定时间积累才能推算轨道,例如动机推力不变,但工作时间延长任何时间,其弹道必然不同,因此仅靠1o秒钟内观测到的飞行轨迹还不足以判定导弹落点。
而且现代弹道导弹多采用机动变轨技术,不等到主动段结束无法确定其最终弹道,所以真正的导弹落点预测不会很快得出,也就无法对战区内部队出警报。
此刻,整个五角大楼全都高度的紧张起来,虽然大家已经都准备接受海军的再一次失败。
但是失败归失败,依靠舰队此刻保有的航空力量以及舰队本身的防御力,就算是伊叙联邦占据了优势,要自保也是没有太大的问题。
可要是对方这波导弹靠近,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毕竟勉强在应付伊叙联邦海军的舰载机,整个舰队被限制在一个相对狭小的地方,遇到这样的导弹攻击,简直就是雪上加霜。
而计算出弹道,也是为了让舰队的反导系统能够更好的进行拦截,否则的话,再好的防御能力,在弹道导弹急的攻击下,没有提前的预警,那都是白扯。
(未完待续。)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