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进步与倒退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三十一章 进步与倒退(第 4/4 页)
“修路吗?”姜不苦若有所思的轻点着头,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
若真觉满溢的力量无法发泄,硬凿一条路出来,什么都解决了,这岂不比找人干架有意思多了?
而且,正如这位女老师所说,路永远不会嫌多,也永远不会嫌好。
“好!”
他果断的点头应了。
听到他明确的回应,几位老师都很高兴。
说实话,他们之前对于与这位天才姜同学交涉此事,心中是有些顾虑的。
毫无疑问,姜同学是个超出他们预估之外的天才,可正是如此,他们才感觉有些头疼,因为天才的另一面往往就是桀骜不驯。
别看他们现在是他的老师,可以他表现出的能力,要不了多少年,就能全方面的超越他们,这事他们知道,天才姜同学自然也知道。
所以,面对这种层次的天才学生,水准不够的老师心中多少都有些“弱气”,有种见面矮半截的感觉。
姜不苦心中倒是没想这些,他没再领取建校任务,而是跑到距离学院有十几公里的新城工地。
那里又是另一番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匠人们的力量无法与学员们相比,可各种灵傀配合灵傀化的工程机械,形成一种有些另类的机械建设兵团,虽然新城的范围比学员更大,但从效率来看,比学院这边甚至还略胜一筹。
见到这些,他也更加理解几位老师所谓“想着法给学员们送贡献值”的说法了,以云莱书院的规格,只要有心,甚至能够调动起比新城那边更大规模的灵傀化机械建设兵团。
不仅效率远超当下,耗费也远超当下——众所周知,工时费远比材料费更贵,而调动一位筑基境学员的劳动积极性所支出的贡献值,够买几台效率更高更听话的灵傀机械了。
他远远看了一阵,便从空中往返数次,确定两地之间最佳路线规划。
这晚,朱富荣揉着有些酸疼的胳膊,对姜不苦低声道:“我感觉我已经知道学院的真正想法了。”
“什么想法?”姜不苦问。
朱富荣道:“学院很可能想把我们培养成‘产业工人’。”
姜不苦一顿,似乎有些没反应过来,扭头看向他:“啊?”
朱富荣挪了挪屁股,凑近些掰扯道:
“你想啊,在很早以前,没有特等院校,甚至没有高等院校的时候,中等修行学院就是这个……”
说着,他竖起了大拇指。
“然后,随着时代发展,炎夏人口爆炸式增长,人均天赋越来越高,中等修行学院不够看了,只有高等学院出来的才叫人才,然后,高等学院也沦落了,只有特等院校的才受追捧。
现在呢?
原本一个副都之内只有一所特等院校,现在有多少了?
这岂不就落入以前的历史循环了吗?
现在名为特等院校,可和以前的特等院校能一样吗?”
姜不苦道:“可是,若以天赋论,咱们已经不比一两百年前特等院校的学员差吧?甚至还要更胜一筹!”
朱富荣摇头道:“我说的不是个人天赋,而是咱们在官方乃至全社会眼中的定位在持续下降……越来越不值钱了!”
“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咱们天赋不比当年特等院校的学员差,现在受到的教育,享受的资源,比他们也犹有过之,不管定位怎么变,咱们的成长上限实打实的比他们更高。”姜不苦道。
朱富荣继续摇头,道:“我不与你论这个了……你听我把话说完。
当年,特等院校毕业的学员,还没出校就已被各方抢夺预订,必然是整个社会,整个炎夏的顶梁柱。
而现在,我都可以想到我们毕业时会是什么局面……泛滥成灾,太多了,也就不值钱了。
若说以前特等学员出来的学员,全都是天之骄子,那么,咱们不过就是力量高点,修为强点的螺丝钉了。
建设者,开拓者,最强的一线劳动力。
和那些普通工人相比,咱们唯一的优势就是力量大点,他们无法完成的任务我们能够轻松胜任,除此之外,有什么不同吗?”
说至此处,他一脸的惆怅。
姜不苦却很是奇怪的看着他。
“怎么啦?难道我哪里说得不对?”朱富荣问。
“你没说错,我甚至觉得你分析得很好,不过……这难道不是好事吗?”姜不苦问。
就像一个读书人,放在几千年前文明早期,读了几万个字,就能称为社稷栋梁。
而现在,别说熟读几万字,熟读几千万字都没这资格了。
这不是社会倒退了,这是社会进步了啊。
朱富荣闻言,却真的很想吐血,颤抖的手指着姜不苦,最终,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