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弃子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435章 弃子(第 2/4 页)
黎锡正色道:“昔年的夏国,是天朝上国,不论是国力,亦或是底蕴,都远超秦国、晋国和齐国等。甚至海外番邦蛮夷,以及西域各国,尽皆朝贡我夏国。”
“如今的夏国,却是日暮西山,江河日下。朝廷百官,尸位素餐,碌碌无为。地方上的百姓更惨,民不聊生,不得不落草为寇,不得不肆虐地方上。”
“也就咱们阳城,司马您仁义清廉,处处镇压地方上的贼匪,安抚百姓,使得百姓能稍稍好一些。”
“即便如此,也是很艰难。”
“反观西面的秦国,曾经的秦国,被人认为是不开化的蛮夷,是凶秦是暴秦。这样的秦国,人人鄙夷,士人都不愿意去秦国,都觉得秦国不值得去。”
“如今,秦国大变样了。”
黎锡眼中多了一抹迷惘,继续道:“大秦如今有诸多的士人去,连荀子都去了,还有其余的一些大儒慕名前往。这些士人在大秦,传道授业,教化苍生。”
“秦国的一些商人传出来的消息,是秦国的百姓安居乐业,生活无忧,不愁吃穿。这样的秦国,竟像是世外桃源。”
“唉,咱们这天朝,名不副实。”
“徐尚书死了,朝廷内部也是乱糟糟一片,秦国又气势汹汹杀来,也不知道我们能否抵挡啊。”
“甚至卑职认为,秦国既然出兵,晋国、齐国恐怕不会坐视不理。两国对于咱们夏国,一向是极为敌视,一心想要从我夏国撕下一块肉来。”
黎锡握紧了拳头,道:“昔年夏国内部虽说乱了,至少还能维持稳定,毕竟没有外部战事。如今,突然遭到大秦袭击,一旦各国来袭,已经烂完了的夏国,能抵挡吗?”
“卑职妄言,请司马降罪。”
黎锡再度拱手。
曾大昭摆了摆手,道:“我怎么能怪你呢?你提及的事,本就是现实。夏国历代,也曾有昏君临朝。可是,总有人力挽狂澜,总有圣君先贤横空出世。如今,谁能力挽狂澜呢?”
“难了。”
黎锡摇头道:“或者说,近乎是不可能。”
曾大昭道:“理由呢?”
黎锡道:“原因其实很简单,如今的秦国、晋国和齐国,不是昔年的实力。夏国实力跌倒了谷底,秦国、晋国和齐国的实力,却是一路攀升,处在巅峰时期。”
“三国的君主,都是明君,都是励精图治。如今的夏国,就是一盘诱人的美食,谁都想要分一杯羹。如此局势下,如何能抵挡呢?除非前线的戚太尉,能一战击溃秦军,或许我们还有机会。”
曾大昭点了点头,道:“只能寄希望于戚太尉,如果连太尉都败了,阳城也难以幸免。”
黎锡说道:“司马,您也要考虑后路了。如果戚太尉能挡住秦国,自是最好。如果戚太尉挡不住或是兵败,司马也该安排好后路。否则,你丢失阳城,这罪名就足以让司马坠落尘埃。”
曾大昭的脸色阴沉下来,沉声道:“黎先生的意思,我明白,但没有必要去考虑。”
“唉……”
黎锡摇头叹息一声。
他清楚曾大昭的心思,身为夏国官员,怎么能考虑归顺秦国呢?
曾大昭道:“咱们如今要考虑的,是驰援前线的问题,只要太尉守住,一切好办。黎先生,我们阳城内,如今能抽调的粮食有多少?”
黎锡说道:“有约莫三百万斤,这是您治理阳城近十年,才有这么多的粮食。”
曾大昭想了想,说道:“留下三十万斤粮食,其余的军粮,全部送到前线去,支持戚太尉。”
黎锡皱眉道:“司马,军中的粮食,是好不容易存储的。这些粮食,朝廷不会补给。到时候,我们缺少了粮食,那就麻烦了。”
曾大昭说道:“走一步算一步,先支援再说。”
“砰!砰!”
就在此时,有侍从敲响房门,道:“司马,林校尉求见。”
“请!”
曾大昭吩咐一声。
林校尉名叫林萧,是镇守在阳城南城的守城校尉。在曾大昭的麾下,林萧是最受倚重的将领。
时间不长,林萧进入房间中,神色很慌张,禀报道:“启禀司马,大事不好了。前线来了传话的人,说戚太尉带兵在前线和秦军厮杀,彻底溃败。”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