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庐江郡陆广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531章 庐江郡陆广(第 3/4 页)
大多数晋国士人,都崇尚谈玄。
这样的晋国特点,是陆广不喜欢的。即便他本身也出自陆家,是世家大族弟子。
可是,陆广就是不喜欢。陆广更是认为,晋国这样的国家长远不了。所以这一次秦国开科取士,陆广悄然离开陆家,来了秦国。他端坐着,看着试卷上的题目,棱角分明的脸上多了一抹笑意。
有意思!
这试卷有意思!
通过试卷上的题目,管中窥豹,他能理解这次出题的执政策略。这是秦国重视治理地方的能力,也就是重视事功。
这是看能力,不是看所谓的道德品行。一个人的道德品行,难以评断,因为外在因素影响太大。
能力,更好考核,也更好量化。
换作在晋国,要考核一方面看出身,另一方面看的就是谈玄。晋国好清谈,你想要在晋国打出名声,就需要能耍嘴皮子清谈,能谈天说地追寻事务本质,谈有和无,谈虚和真。
这是一个个世家大族空虚的体现,闲来无事,只能谈玄追求所谓的‘人生’。
陆广极为不喜。
尤其是陆家本身,推崇事功,家族传授的不仅是经典书籍的学问,更还有一套陆家的治理方法、为人处事的传承。
这是家族传承的根本。
仅仅靠书本经典书籍的传承,支撑不起一个大家族的传承。一个大家族的立足,需要文化、钱财的支撑,还要有家族治理之术的传承。
寒门子弟的人,读了书又如何呢?大多数寒门子弟的人,不懂如何治理地方。大家族的子弟,有父辈口口相传,有父辈指点如何在官场为人处事。
这些不传之秘的传承,才是大家族子弟一直屹立不倒的根本。
陆广便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当看到试卷上的三道题,陆广心中便安定了下来。
他瞥了眼周围,许多人已经开始匆匆下笔。只是更多的人,脸上一副为难模样,三道题太难了。许多人连五谷杂粮都不认识,连家禽牲畜都分辨不了,让他们谈治理地方,懂个屁啊?
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人,大多数都是读死书,只知道之乎者也,只知道引经据典,没有半点生活常识。所以,才会出现大片呜呼哀哉的情况,全都心下戚戚。
陆广收回心思,看着第一题。
这是治理水患。
实际上治理水患的题目,考核很是宽泛。因为水患涉及到的覆盖面积,以及殃及的百姓人数多少,还有水患的严重程度,没有在题目中显露出来。
所以,这就更复杂一些。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