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禁卫八镇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132章 禁卫八镇(第 3/4 页)
当初从江宁分兵南下,领一万五千八旗,并汉军降兵等十二万余,南下很顺利,八旗兵基本上没什么损失,现在开始清点兵马,发现南下后八旗只折损了不到一千,可细看究竟,在余姚就折了一百,在祝家庄又折了五百,杭州城下和钱塘江,富宁等地折了不到三百。
这损兵大头居然就是几什哈的五百人全军战没,这是全营覆没,另外在余姚也覆没了一个营,但那只有一百八旗。
“这个该死的几什哈,恨不得把他碎尸万段。”
镇国将军拜音图劝说,“几什哈也是为国阵亡,而且那一战也确实杀伤不少,如今人没了,还是厚抚为主。”
他潜台词是给几什哈一个好的评价,这样他们在北京摄政王那里也好交差,毕竟几什哈也是他们手下,若是几什哈显得太无能,那也是他们的无能。
“给他请封半个前程吧,让他儿子世袭,也算咱们并肩作战一场,给他的一点帮助了。”
后金以武起家,非常重视军功,且他们本身也人丁少,入关时也不过二十几万丁,所以对旗丁非常优厚。
入关后,北京就颁旨,给旗丁授田,每丁三十亩,披甲当差的另有饷银,巴牙喇每月四两,马甲每月三两,年支米四十八石,出征另给行粮。
虽然这饷看似不算高,但八旗抚恤和赏赐却格外的高,而且基本上是不打折扣的。
一切都是先军政策,再怎么着,也不会克扣兵饷赏赐,这也是八旗早期比较能打的原因,关外苦寒,靠打猎种地可没前途,只有靠披甲从军,靠军功赏赐和抢掠瓜分,这才是大头。
而且旗丁的孀妇、寡妇,还能终身半饷半俸。
“按咱们八旗阵亡抚恤规矩给银子,几什哈是甲喇章京,给四百两银子,其以下军官,各按品级从三百五十两到一百两。”
“凡正身旗人任巴呀喇、领催、执纛人阵亡给银二百两,马甲步甲一百五十两,炮手一百三十两。
“如果是满州、蒙古随役并满州汉人家奴临时充甲兵战死者给银一百两。”
“这些阵亡八旗家中若有子弟可以训练成才者,可以顶补为兵,以资养赡,无子弟或子弟年幼不能自立而眷属无依靠者,每月给赏银五钱,米三斗,直到十六岁为止。
“军官眷属无依靠者,继续发军官生前半俸。”
“阵亡官兵子弟成年后,若因残废不能谋生者,可保留兵丁生前半饷以资赡养。”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