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积极的思想就是一切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22课 积极的思想就是一切(第 3/4 页)
“除了事实之外,再也没有权威,而事实来自正确的认知,预见只能由认知而来。”这是古希腊哲人希波克拉底的话,它也曾被作为座右铭挂在威廉·波音办公室的门上。
要想比别人看得远,我们就要比别人站得高些;要想比别人走得远,我们就要比别人想得远些。一个想掌控未来的人,就应该像威廉·波音一样对自己的未来有所预见,否则,只会陷入眼前的困惑中想不开、走不出,不仅会减缓成功的速度,也容易多走弯路,甚至遭遇险情。
培养自己预见未来的能力,要先从培养细致准确的观察力和超前思考的能力入手。众多杰出人士的共同点就是善于观察和思考,通过这两项能力,他们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前方,才能高瞻远瞩地看清时代的发展方向。他们的思维总是超前的,所以他们能够引领时代的潮流。
生活中,那些对自己的未来没有预见的人,往往会被眼前的利益所蒙蔽,看不到远方的危险。所以,要学会高瞻远瞩,培养自己预见未来的能力,拥有开阔的眼界,只有这样才能拓宽人生的平台,找到最合适自己的路。
在预见未来的时候,人非常容易犯想当然的错误,许多认识上的错误都是想当然造成的。事实上,貌似理所当然的事情往往并非必然,这是因为世界上的事物是错综复杂的,一个条件可得出多种结果,一个结果亦可能多种原因,影响事物变化发展的,除了必然性,还有偶然性。
想当然的猜测不是科学的预见,它会将我们的人生规划和行动引向歧途,所以我们要尽力减少想当然的错误,时时提醒自己不要轻易下结论,时时问自己:“我的判断充分吗?我的预测合理吗?”只有这样,才能做出理性的判断和有价值的预见。
“要是我早点开始就好了!”这是很多人到了一定年龄后的感叹。为了避免将来后悔,最好及早开始。当然,人的预见不可能永远正确,也会有失误的时候。不过,以失误最少者为指针,则是不变的方法。能够弥补这种失误的方法,就是多观察、多思考,用理性的头脑分析问题。要知道,人生中有很多事情,不是靠你有意愿如此就能成功的,还需要智慧来慢慢实现。
156.永远别说“我不相信”
当我们面对成功者的时候,往往会感到自惭形秽,但马上又会为自己找到借口:“我已经尽力了。”其实,我们能做的事情永远要比现在做过的多,不信你可以看看希拉斯·菲尔德先生的故事,他的故事能告诉我们什么是勇者的态度。
希拉斯·菲尔德先生退休的时候已经积攒了一大笔钱,然而他突发奇想,想在大西洋的海底铺设一条连接欧洲和美国的电缆。随后,他开始全身心地投入这项事业中。前期基础性的工作包括建造一条1000英里长、从纽约到纽芬兰圣约翰的电报线路。纽芬兰400英里长的电报线路要从人迹罕至的森林中穿过,所以,要完成这项工作不仅包括建一条电报线路,还包括建同样长的一条公路。此外,还包括穿越布雷顿角全岛共440英里长的线路,再加上铺设跨越圣劳伦斯海峡的电缆,整个工程十分浩大。
菲尔德使出浑身解数,总算从英国政府那里得到了资助。然而,他的方案在议会上遭到了强烈反对,在上议院仅以一票的优势获得通过。随后,菲尔德的铺设工作开始了。电缆一头搁在停泊于塞巴斯托波尔港的英国旗舰“阿伽门农”号上,另一头放在美国海军新造的豪华护卫舰“尼亚加拉”号上,不过,就在电缆铺设到5英里的时候,它突然被卷到了机器里面,断开了。
菲尔德不甘心,又进行了第二次试验。在这次试验中,在铺到200英里长的时候,电流突然中断了,船上的人们在甲板上焦急地踱来踱去。就在菲尔德先生即将命令割断电缆、放弃这次试验时,电流突然又神奇地出现,一如它神奇地消失一样。夜间,船以每小时4英里的速度缓缓航行,电缆的铺设也以每小时4英里的速度进行。这时,轮船突然发生了一次严重倾斜,制动器紧急制动,不巧又割断了电缆。
但菲尔德并不是一个会轻易放弃的人。他又订购了700英里的电缆,而且聘请了一个专家,请对方设计一台更好的机器,以完成这么长的铺设任务。后来,英美两国的科学家联手把机器赶制出来。最终,两艘军舰在大西洋上会合了,电缆也接上了头。随后,两艘船继续航行,一艘驶向爱尔兰,另一艘驶向纽芬兰,结果它们都把电线用完了。两船分开不到3英里,电缆又断开了;再次接上后,两船继续航行,到了相隔8英里的时候,电流又没有了。电缆第三次接上后,铺了200英里,在距离“阿伽门农”号20英尺处又断开了,两艘船最后不得不返回爱尔兰海岸。
参与此事的很多人都泄气了,公众舆论也对此流露出怀疑的态度,投资者也对这一项目没有了信心,不愿再投资。这时候,如果不是菲尔德先生,如果不是他百折不挠的精神,如果不是他天才的说服力,这一项目很可能就此放弃了。菲尔德继续为此日夜操劳,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他绝不甘心失败。
于是,又一轮新的尝试开始了,这次总算一切顺利,全部电缆铺设完毕,而没有任何中断,几条消息也通过这条漫长的海底电缆发送了出去,一切似乎就要大功告成了,但突然电流又中断了。
这时候,除了菲尔德和他的一两个朋友外,几乎没有人不感到绝望。但菲尔德仍然坚持不懈地努力,他终于找到了投资人,买来了质量更好的电缆,这次执行铺设任务的是“大东方”号,它缓缓驶向大洋,一路把电缆铺设下去。一切都很顺利,但最后在铺设横跨纽芬兰600英里电缆线路时,电缆突然又折断了,掉入了海底。他们打捞了几次,但都没有成功。于是,这项工作耽搁了下来,而且一搁就是一年。
所有这些困难都没有吓倒菲尔德。他又组建了一家公司,继续从事这项工作,而且制造出了一种性能远优于普通电缆的新型电缆。1866年7月13日,新的试验又开始了,并顺利接通,发出了第一份横跨大西洋的电报!电报内容是:“7月27日。我们晚上9点到达目的地,一切顺利。感谢上帝!电缆都铺好了,运行完全正常。希拉斯·菲尔德。”不久以后,原先那条落入海底的电缆被打捞上来了,重新接上,一直连到纽芬兰。现在,这两条电缆线路仍然在使用,而且再用几十年也不成问题。
脚不能达到的地方,眼睛可以达到;眼睛不能达到的地方,心可以达到。希拉斯·菲尔德先生有一颗无所不往的心,他决定了的事情就一定会全力去做,一遍又一遍,直到做好为止。有多少人能承受得了他所承受的压力,又有多少人能有他那样的工作态度呢?
当你态度坚决地相信自己的时候,一切因素都会朝着证明你的观点的方向走,而你的人生格局也会因此而铺设开来。
157.谁敷衍生命,生命就敷衍谁
你能登上多高的山峰,取决于你的心能接受多高的海拔。很多人在去西藏旅行的时候,会有高原反应,那些自认为身体虚弱的人反应格外强烈——有时候你自己觉得该头晕、不适了,就会真的头晕不适;一个人的态度,对他自己的身体有着一种难以解释的控制力。
美国曾有一位年轻的铁路邮递员,和其他邮递员一样,也用陈旧的方法干着分发信件的工作。大部分的信件都是凭这些邮递员用不太准确的记忆来分类发送的,因此,许多信件往往会因为记忆出现差错而被耽误几天,甚至几个星期。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认为这是邮递过程中允许的失误,但是这位年轻的邮递员却不敢苟同,他开始寻找新办法来减少这个误差。
“嗨,我说,你干吗要想这些事情。你的薪水会因此而提高吗?我们不过是送信跑腿的人,干吗这么较真呢?”他的同事几次问他。看到这个小伙子蹲在地上思考,很多人开始笑话他:“我们伟大的邮递员要改变地球!”他也跟着傻笑,但是从来没有放弃找方法。
其实,方法也并不像发明一颗人造卫星那么困难:他把寄往某一地点的信件统一汇集起来,这样就容易多了。“天哪,这么简单?”可能有人会问,是的,就是这么简单。这位邮递员就是西奥多·韦尔,就是这一件看起来很简单的事,成了他一生中意义深远的事情。他的图表和计划吸引了上司的注意。没多久,他就获得了升迁的机会。5年以后,他成了铁路邮政总局的副局长,不久又被升为局长,后来成为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总经理。
从西奥多·韦尔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再微不足道的工作,只要用心去做就会有回报,而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走好每一步,就能拥有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西奥多·韦尔得益于自己的创意,他只是比别人想得多那么一点点、认真那么一点点,就改变了人生。
如果你对自己的生活采取一种敷衍的态度,那么生活也会敷衍你;如果你以一种积极认真的态度去对待它,那么它也会让你大有收获,并助你登上人生更高的山峰。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