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二章 怡和的套路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一零二章 怡和的套路(第 2/4 页)
这里可以举一个真实历史中,香江曾经真实出现过的一个例子,也许就能加深大家的印象:
李黄瓜家的老二,对,就是那个被称作什么“小超人”的,香江“数码港计划”事实上的第一罪魁祸首。
他曾在香江太平山另外一条山道盖了一栋自建房,地皮价格除外,他光是盖那栋房子就花了将近2亿,盖好之后当时是评估价值5亿,所以设计费就要按照500万计算。
他那种人当然是不差钱,所以500万很爽快就掏了。
只不过刚掏完钱没多久,评估这栋房子价值的测量师行对此提出异议,认为评估低了,要求李黄瓜家老二多掏1500万的设计费。
起因是房子按原设计盖好之后,李黄瓜家老二还觉得不过瘾,觉得还不够奢华,于是进行重新装修,他从枫叶国买了一批高档名贵木料,把整个房子全部铺满。
他买那批木料并装满,其实只花了2000万左右。
但测量师行认为有了那批名贵木料后,房子的价值已经完全不同了,可以评估为20亿,因此要求他补交1500万设计费。
这种事情如果是发生在内地,这当然是不可想象的,人家自己装修房子和你设计有啥关系?你这不是胡搅蛮缠吗。
但是在香江,这却是他们的习惯做法。
甚至在整个西方,这也是他们的通用做法。
在国内外盖一栋房子,人工费占的比例很小,通常只占总预算的三成左右,其他都是材料费和机械费。
但是在西方,这个比例却是要反过来,人工费肯定是七成以上,材料费加机械费之占三成。
为什么会这样?
除了他们的经济确实更发达之外,也和刚才提到的这种习惯性做法有关。
其实理解了这点,也就理解怡和怡和设定的合同陷阱是什么了-------
这个项目的开发周期很长,一期工程最少就是两年,那么等到二期三期,等到整个黑水崖全部开放完毕,最起码得是5年以后的事了。
所以他们是看上后面二期三期的工程了,他们在等待土地价格飙升,那么用这种“总评估价值”的方式来计算设计费,那就不是一个亿两个亿,有可能达到5个亿10个亿。
没错,他们就是想赚这个钱。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